康妮小说网

第39章 第039章【1 / 5】

老虎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039章 “当仁不让”

康熙四十六年八月十九日, 山西平阳府的六百里加急奏折最先抵达紫禁城。康熙闻讯拍案而起, 推倒了一摞折子, 御案上的龙泉青瓷笔洗不幸受到波及,摔在御阶上粉身碎骨。

康熙自听政以来,以“三藩”、“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 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

如今三藩已平, 河务主要指全国各地防治水患的工程。以黄河为例, 水患可分为两种,一曰“决”,二曰“溢”。

决口之害,自从靳辅开凿中河和筑堤束水, 已经十几年没有过了。泛溢之害, 每年都有几次,过后农田抛荒减产, 但尚能调拨临近州府存粮进行赈济。

康熙打开舆图仔细查看。他知道平阳府的折子来得快只是因为官道较为近便。黄河决口夺淮入海,平阳府绝不是受灾最重的地方。

二三日内,凤翔府、南阳府、徐州府、颍州府的加急折子果然都到了。当地官员经过勘查,确认单县、沛县、砀山县三处决口。所幸决口位置较偏, 并未冲垮州城,连成一线,不可收拾。如今这几处州府正在加派徭役抢修河堤。但徐州、宿迁大量灾民流离失所,亟需朝廷拨款调粮赈灾。

康熙心如火烧,同时颜面无光。

他今年正月里第六次南巡, 视察清口和高家堰的溜淮套,还识破了河道总督张鹏翮虚应故事、谎报治河工程开销的诡计,查办了一批官员。

为君者要赏罚分明,惩处了张鹏翮,理应再立一个正面典型。江苏按察使张伯行居官清廉,声望甚好,康熙表彰了一番,擢升张伯行为福建巡抚。

到了四月,康熙的包衣家臣、江宁织造曹寅负责校刊的《全唐诗》试印,进呈御览。康熙亲自写成《御制全唐诗序》,补刻冠式书前。

治河有方,治文有道,吏治清明。一时之间,文人士子无不称颂当今天子圣明,朝廷威望大增。

可还没高兴几个月,黄河就决口了!还是三处!这简直是吃果果的打脸!

天子是不会犯错的,一定是河道上又出了贪腐蛀虫,杀得少了!

眼前赈灾要紧,康熙强压怒火,立即召集六部衙门和王公大臣,要他们尽快拿出赈灾方略。

胤禛闻讯也震惊了,站在朝臣之中,脸上一阵青一阵白。

他的“梦中”只提到康熙年间靳辅治理黄河颇具成效,“淮黄故道,次第修复”,着重强调的是一百多年后咸丰年间连续三年黄河大决口的严重危害。

大意了!虽然“梦境”没有详述,但黄河哪年不出险情?自己怎么能心怀侥幸,没有事先防范!

你以为得了上天示警就万事大吉,大势已定?上天怎会把每一道难关都讲给你听?何其荒谬!

殿上群臣屏气凝神,被康熙喷得噤若寒蝉,一时都低头不语,轮流传阅灾情通报。

胤禛正在悔恨交加,太子胤礽突兀发问道:“四弟,你脸色这么难看,可是身体不适?”

康熙正没有出气筒,闻言两道含怒的目光电射而来。灾情紧急,老四难道想临阵退缩不成!

胤礽似是全然不知他带给胤禛的压力,将手上的折子翻得哗哗响,不住摇头叹息。

太子最近在朝堂上风光无限,怼天怼地,又有点飘了。

在胤礽看来,是他发了东宫谕旨,老四才能回朝,领了工部的差事,所以为自己做事是理所应当的。可最近两件事,老四怎么胳膊肘往外拐呢!

第一件,山东济南府的一家成安医馆,向朝廷进献了一种治疗疟疾的良药。此药材料易得,关键在于制备方法精巧。

康熙大喜,为疟疾药定名为“清疟散”,并下旨嘉奖医馆主人吕成安,封为“义医”,赏金十两。

每年死于疟疾的人有多少?这种药成本低廉,效果又好,弄到手里还不大赚特赚?胤礽急不可待,向康熙建议,将清疟散列为国药贡品,将吕氏一族迁入内务府包衣,加以重用。

总管内务府大臣凌普之妻,乃是胤礽的奶嬷嬷,所以凌普是胤礽的死忠。吕氏一族进了内务府,清疟散不就进了胤礽的口袋么?

康熙本来也有此意,但见胤礽的态度,反而打消了这个念头,只说再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