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047章 棋高一着,秀恩爱。【4 / 5】

姒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个,又一个,一连五个,东方青玄手起刀落。声音,却柔若情人低语。

“你们这些不知死活的东西,胆敢冒犯晋王殿下,私自带走殿下身边的仆役不说,还差一点让殿下葬生洪流。竟然还敢追到这里来,故意引得本座误会。其罪当诛,死不足惜。”

最后八个字,他说得极慢,却宣布了五个人的命运。

只见那大红的鸾带飘飞之间,几名在金沙村执行任务的锦衣卫一个个心窝中刀,哼都没有哼一声,便径直倒了下去。而东方青玄一双狭长的凤眸依旧带着笑意,那一张凝脂白玉般的脸上,没有半分变色。

夏初七心里震惊得简直无以复加。

那另外的五个人死了也就死了,他们任务失败,被老大杀了,或者被灭口了,那是他们对那东方青玄没有十足的忠诚。但那个马千户,为人虽然鲁莽了一点,却是一个那么维护他的人,即便到死了他也不愿意去出卖他。可是,东方青玄却毫不留情的第一个便出手捅杀了他。

马千户,想到不久前被他捉弄的家伙,想到怀里还揣着他的银子,她再看东方青玄时,那眼神儿便有些变样。

这个人……

狠戾得让她汗毛都不健康了。

在这个血腥得令人发指的场面里,禅院安静了许久。

慢慢的,东方青玄抽出那一把带着鲜血的绣春刀,笑望着赵樽,一脸美艳地问。

“殿下,青玄交代得可还清楚?”

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表情,只有赵樽一个人,什么表情都没有。或者说,他可能也不觉得杀几个人有什么问题,只淡淡道,“东方大人果然爽快。”

“为殿下效力,自是应当。”东方青玄柔声说完,接过如风递上来的白色巾帕,慢慢的擦拭着绣春刀上的血迹,像对付他的宝贝似的,擦得十分尽心,嘴上却接着又说,“湔江堰河堤年久失修,导致坝身溃堤,青玄已八百里传书回京,请求圣上治锦城府河道按察副使一个渎职之罪。”

赵樽表情不变,冷冷道,“与本王无关的事务,东方大人不必禀报。”

“话虽如此……”

东方青玄突然笑着托长了声音,就着那沾了鲜血的风姿,一步一步朝他们走了过来,温柔的声音,暖如春风。

“青玄刚刚接到一个线报,就在前两日暴雨时,清岗县鎏年村里那一口百年不枯的古井,突然涌出了大量带着血迹的井水,等村人前去查探之时,里面除了发现一具妇人没有伤口的尸首之外,还发现了一块埋藏千年的石碑。还有啊,那村子上的人都在传说,是那个姓刘的妇人打水时触怒了镇井之神,才遭了报应,要不然怎么会死得那么蹊跷……”

这事儿夏初七心里是有谱儿的,刘氏那事儿也是她暗示的范从良,原本她只是想给她一个下马威,哪儿会范从良要了她的性命?

她心里突突着,抬头一望,却见赵樽寒板着一张脸,声音极淡地道,“东方大人,什么时候对这些神神鬼鬼的故事有兴趣了?”

东方青玄轻抚下额角,只抿唇而笑,“青玄对鬼神之事不感兴趣,却是对那出土石碑上的一首诗,特别的感兴趣。”

赵樽轻哦了一声,冷言冷语,“还有这样的事儿?”

东方青玄笑容更艳,“殿下,想不想听听是什么诗?”

赵樽不冷不热的望过去,“东方大人如果愿意说,本王听一下,也无妨。”

凤眸浅浅一眯,东方青玄慢悠悠的念道。

晋水江畔趁东风,

王师南定乌那中。

登高望远山河在,

基业初定马化龙。

此诗一出,顿时便惊了一地的人。

如今虽然不是一个人人都会吟诗作赋的时代,可禅院里头这些人,从锦衣卫到老和尚都不是简单的人物。即便再傻都能听得出来,这是一首藏头诗,取其首便是“晋王登基”之意。

“圣上龙体尚且康健,福寿双全,出现这样大逆不道的东西……殿下,需要青玄提醒你吗?”东方青玄笑盯着赵樽,妖孽一样的眼生生多出媚气来,似乎不愿意错过他此刻脸上的任何一个表情。

“还有这等奇事?”可惜,赵樽表情极淡,“本王却是第一次听说。”

“那现在听说了,殿下以为,依青玄的职责,该当如何办差才是?”东方青玄笑问。

“东方大人,你认为该如何?”截住他的话头,赵樽声音里,透着一丝丝寒意。

“殿下从乌那搬师到了蜀地,却迟迟不肯回京述职,向兵部交上调兵虎符,如今朝廷真是多事之秋,清岗又出现这等‘奇事’,圣上会怎么想?天下臣民又会怎么想?朝廷上的臣工又该怎么想?如此,青玄只好按圣上的旨上,‘请’殿下回京了。”

东方青玄一说完,妖魅的扬起个笑容来,大红袖袍轻轻挥起。

“来人啦,请晋王殿下回京。”

“是——”几名锦衣卫高声回应。

可行动尚未开始,只见禅院的拱门前方,一个身影儿突地便窜了过来。

“大都督,且慢!”

众人的视线随即一转,纷纷看向了那个身着僧袍的老和尚。而严阵以待的锦衣卫,手中的绣春刀已然出鞘,寒芒毕露的等着东方青玄的下一道命令,随时都有可以再掀起另一阵的腥风血雨来。

“道常大师,你这又是何意?”东方青玄笑着问,十分客气。

“阿弥陀佛——”

喊了一声法号,就在夏初七疑惑之时。只见那个据说道行高深,一直道骨仙风般存在着的老和尚双手合十,整个人如同与神灵通电了一般,口中念念有词。

“前几日,天降百年不遇的大暴雨,昨日,千年湔江堰又突遇决堤,老衲感念苍生疾苦,夜不能寐,恐有上天的天机示警,特地参详了一夜先人们按易经八卦写著而成的《推背图》。”

“哦?”东方青玄笑,“那道常大师可有所悟?”

老和尚语气凝重,“东方都督自是知道,我大晏开国数十年来,吏政清明,当今圣上更是有雄武之略。可为何,会在此时突降天灾?有天灾,必有天道。这是世道常情。老衲虽然愚钝,却也按照《推背图》的指引得出了一个结论……”

道常老和尚说到这儿,卖个关子,停了下来。

而此时,因为这边儿的动静引来的老百姓也越来越多。只是碍于有那么多的锦衣卫压场,那些人只远远的看着,听着,并不敢走到禅院里头来。

见那道常老和尚迟迟不语,东方青玄一笑,“大师但说无妨。”

道常老和尚抬头望了下天,随即,双手合着十,扑嗵一声朝着京师的方向重重一跪。

“既然大都督相问,老衲便冒着一死,为我大晏百姓的安康,斗胆实言相告。当年,得我主洪泰帝赏识,老衲被挑选入京随侍晋王爷,可有负我主所托,老衲念着这山河自在,独自跑到蜀中隐世于此,本不想再参与这红尘之事。可如今,天道示警,老衲却是不得不说了。还记得当初圣上即位之时,便立了谪长子为太子,天下太平,四海归心。可如今太子病笃,圣上按祖训有意立嫡长孙为储,本是祖制所训,但按照《推背图》上之警示,此乃我大晏王朝由盛转衰之先兆啊。”

“大胆道常,一派胡言!”东方青玄面色一变,“来人!拿下这老和尚,一起送京法办。”

“放肆!”赵樽冷声一喝,“东方大人真当本王是摆设不成?”

话音刚刚落下,只见原本被锦衣卫完全包围着的禅院四周,不知何时开始,从房顶上,院门口,涌入了为数众多的金卫军,打头的几个,正是赵樽麾下最得力的十二名侍卫,一个个步伐刚健有力,披甲配刀,威威生风。不肖片刻,便把锦衣卫给围在了中间,在人数上,已经明显占了极大的优势。

“大师,你继续说。”赵樽不看东方青玄,威严十足。

“是,殿下。”道常老和尚得了口令,声音更加洪亮了几分,说得那叫一个声情并茂,而且,字字指向东方青玄,“敢问大都督。若说那《推背图》示警,是老衲一家之言,不足以采信。那如今蜀中连连暴雨,致使百姓受灾,还有年逾千年未决的湔江堰水利,为何又会突然决堤毁坝?还有那鎏年古井之中,突然现于世间的千年石碑又做何解释?大都督啊,这便是上天的示警啊……”

不知道别人怎么想,但夏初七的心脏,一直被这老和尚弄得突突直跳。

她总是觉得,这些事情,越发的诡异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