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20章 初露锋芒【1 / 1】

仲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兰陵王乔苏统帅十万赵军,南下屯驻寿阳。达奚霸本瞧不上资历尚浅的乔苏,但在心腹王寅的劝说下,依旧前来参拜乔苏。

对于达奚霸的傲慢,乔苏并不理会。只是缓缓地说道

“自古将帅不和而殒命者众。今本王为帅,代公为将,当同心竭力。若因私怨而致我大赵将士殒命者,本王先斩汝之人头,后再向陛下请罪!”

在场众人谁也没预料到,这个年纪轻轻的兰陵王竟然如此直白。达奚霸也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急忙唯唯遵是。

吴国。建康城。

且说江夏王李宏与长沙王李宪,见赵军压境,这才开始急忙停止敌对,将两部军马统合起来。

可是在选拔主帅的问题上,双方势力又开始陷入纠结。在你争我抢之间,失去了渡江的先机。

乔苏在大军做了短暂的休整之后。命达奚霸率军三万进驻穰城,直接南下准备威逼襄阳,又派遣汉族将领顾德兴,统帅一万步骑兵朝庐州开进。

同时,派水军朱晃统帅赵军水师由郁州出发,载赵军步骑兵五千,由刘光之率领,准备从吴郡登陆。自己则亲率主力直接朝建康城北岸而去。

西线达奚霸抵达穰城,即刻整军准备围攻襄阳。

此时的荆州,因为李宏和李宪二人的争斗,早就将荆州的防务松懈。达奚霸为了一雪云州的耻辱。在王寅的建议之下,派遣鲜卑散骑,绕过襄阳,直接袭击江陵城与襄阳之间的粮道。

又派出步卒主力,多多携带旗帜。扁插在襄阳城外的山岗上。一连四天,命五千士卒在山后来回奔跑。造成惊鸟尘飞之势,吴国襄阳郡守张祎惧怕赵军势大,一连三天向江陵求援。

但其文书皆被鲜卑散骑截获,随后被送到达奚霸的手上,达奚霸又命骑士将文书射入襄阳城内。

在拖沓着坚持了一个月后,张祎举城向达奚霸投降。达奚霸不费一兵一卒,夺取襄阳。此事传回赵国,赵国上下为之一振。

然而此事却对吴国的君臣泼了一盆冷水。

江夏王李宏惧怕荆州有失,不顾李宪的劝阻。执意率军返回荆州去了。长沙王独自领兵驻守建康。

扬州太守陆超建议,派遣主力过江结寨与赵军对峙。同时,命三吴之地郡守,立刻征调士卒据守会稽郡和吴郡,以防赵国水师登陆。

然而李宪则认为长江天堑不用,是愚蠢做法。于是命陆超据扬州城而守。自己收缩所有军力,据守建康。

此举让长江以北的吴军尽皆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赵军顾德兴,率领本部军马一路攻城拔寨,旬日便来到长江边,控制了庐州全境。以至于吴国在此地所设所有侨郡,全部向赵军投降。

兰陵王乔苏一路上对于投降的吴国州郡多采取怀柔政策,敢于顽抗的,在城破之后。将参与抵抗的军士将帅全部杀死,并将尸体筑成京观。

一时间,广大的江淮区域,纷纷留言四起。尽是惧怕兰陵王的内容。甚至还有童谣传颂

“降兰陵王者,衣食无忧。抗兰陵王者,粉身碎骨。”

乔苏统帅大军兵临扬州城下。好在陆超组织防御及时。虽乔苏十万大军围城,陆超凭借城内的八千守军,依旧让乔苏难以攻克。

在试探性攻击了几次之后,乔苏留下三万士卒围城。自己则亲率主力准备渡江,占领京口。

从京口到吴郡的广大地方,吴军的守卫极为松懈。当地士族纷纷避难,前往柴桑去了。会稽郡一带的士族亦是早就带人朝永嘉郡和建安郡跑走了。

刘光之率领五千赵军步卒在吴郡顺利登岸。进而威逼吴郡。吴郡太守都没放一箭,便举城投降刘光之。刘光之继续率军南下,准备进取会稽郡。

而此时的水师朱晃则溯江而上,来到瓜洲渡。恰好赶上乔苏大军渡江。在朱晃的帮助下,乔苏七万大军,不过十日便渡过长江。

京口守军势单力孤,很快为兰陵王所灭。赵军一路势如破竹,进逼建康城下。

此时的吴国长沙王李宪,手握十五万吴军,据守建康城不出。斥候来报,并未发现吴国勤王军队前来。于是乔苏便亲自督造攻城器械。

谁知攻城器械尚未建成,建康城便因兵多粮少,导致城内饥荒蔓延。很快城内的百姓便被饿死许多人。而城内守军因为没有吃喝,便开始吃起尸体来。

赵军士卒在长江岸边,发现了残缺不全的浮尸,立刻将其上报给乔苏。乔苏当即命手下士卒在城外建起二十个大灶,昼夜不停地熬粥。

赵军士卒日日围着大灶喝粥吃饼,还在长江里打了许多鱼,在城外晾晒鱼干。一时间,守城的吴军个个是在城上看得吞口水。

果然不出乔苏所料。城内守军开始成批投降赵军。起先在城上的守将,发现有人偷偷出城,还命兵士朝投降的吴军射箭。

但随着投降的吴军也开始跟着赵军在大灶边喝粥吃饼。越来越多的守军开始动摇。

几天之后,索性连守城的将领也都弃了职位,跑出城去向赵军投降。在如此情况之后。赵军将周边缴获的士族粮仓打开,源源不断地供应吴军。于是,连同建康城百姓在内,亦是纷纷冲出城来。

甚至还有许多吴军将领向乔苏进言,甘愿为赵军马前卒,进攻皇城。乔苏立刻亲自带领大军入城。

就这样,乔苏也不费一兵一卒,占领了建康城外城。而此时龟缩在内城的长沙王李宪,身边除了几百亲卫之外,十几万大军顷刻间便化为乌有。

乔苏命令,无论赵军还是投降的吴军,冲进皇宫抓住李宪者,赏千金。

一时间,赵军与吴军人人奋勇,疯狂进攻皇城。甚至一些李宪的亲卫也开始互相残杀起来。

不过两日的时间,吴军降将便在宫城东北角发现了躲在井里的李宪。李宪见是吴军,以为是勤王军队来了,便又恢复了目中无人的样子。

吴军将士气愤李宪与李宏之间的争斗,便挥刀将李宪砍死在井边。随后,李宪的人头,被送往乔苏的大营。

乔苏将人头防腐之后,与捷报奏章,一起快马呈递给乔玢。收到后,乔玢大喜过望,随即升兰陵王乔苏为车骑将军,拜太尉,都督荆、扬二州诸军事,全权负责吴国事宜。

同时,命段厢立刻亲自护送吴国楚王李宾返回建康登基为帝。

江夏王李宏见状,在九江举起复国大旗,以宗室的名义,向全国发出勤王诏书。命各地刺史、州牧带兵围攻建康以复国。

然而各地响应者寥寥无几。因为李宏与李宪的争斗,在朝中人心大失。又听闻赵军有楚王的诏书,因此许多想出兵者,也都开始观望起来。

因为达奚霸兵临江陵城,李宏也没了主意,跑到长沙避难去了。顾德兴得知李宏弃了九江,自己亲率主力与朱晃配合,旋即攻占九江。

吴国因此大有被灭国之势。

就在此时,楚王李宾回到建康,在兰陵王的操持下,即位为吴国新皇帝,改年号为建元。是为建元元年。张贾进位为太尉、拜侍中、领车骑将军、兼领尚书令,总揽朝政,都督中外诸军事。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其余追随李宾的人,各自都有封赏。

同时,发诏旨罢去李宏江夏王爵位,贬为庶人。李宪亦被削去长沙王爵位,贬为庶人。其家眷与李宏家眷一起,尽皆充军琼州。

见事情已毕,乔苏将投降的吴军尽数交给张贾等人。而自己也亲率赵军撤离,返回长江北岸去了。

作为交换条件,吴国丧失了长江以北的所有领土。除了江陵城以外,赵国的领土拓展到了江夏一带,与九江等地,遥遥相望。

陆超无奈,只能率军撤出扬州,将其拱手让给赵人。其离开时,全城百姓纷纷跪倒在路边,头顶焚香以送。哭声延绵不绝。

乔苏与达奚霸等人,尽数撤军后,一起相聚在寿阳。皇帝乔玢亲自来到洛阳,召见二人。

二人前去洛阳觐见乔玢,交了兵符之后。乔玢按照段厢的建议,将兰陵王进位为天宝上将,假持节,开府洛阳,都督司、豫、荆三州诸军事。以示对乔苏的信任。

乔苏感激涕零,连连对乔玢的信任表达感谢。乔玢收服了乔苏之后,又对达奚霸加以封赏,因其策应有功,重新进爵为代王,封征北将军、假持节,驻节令支,开府仪同三司,都督辽东诸军事。负责对付新起的柔然别部库莫奚与高句丽。

达奚霸亦是对乔玢感恩戴德,终于可以回到北方去了。

此时的天下局势骤变,吴国已然成为赵国仆从。乔玢站在洛阳汉宫的废墟上,朝着常安的方向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