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根号33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闻言,众人打算行礼告退。
科举之事,没有那么简单。
为了联络科举改制这件事,众人彼此的师生同僚,私下不知道交流过多少次。
这才好不容易妥协出一个结果。
哪有功夫再去商量很多事?
此时,朱瞻基忽然出声道:“陛下,孙臣有奏!”
似乎被朱瞻基的话吸引,在场目光向他看齐。
他们实在没想到,这位最近存在感大大降低的皇太孙,居然有奏?
众人的心不禁提起来。
由皇太孙提出的奏疏,难道会是简单的事吗?
搞不好,又会引起朝堂内的大动荡。
“说吧!”
朱棣一拢龙袍,眼中闪过好奇。
你也没说过有这一环节啊。
朱瞻基恭敬的行了一礼。
“太祖时,诛杀反贼胡惟庸及其族党,彻底废除丞相,将权力拿到了手中。”
“皇帝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不可能一直将所有权力彻底把握在手中。”
朱棣心中闪过一丝疑惑。
这确实是个问题。
但,那是之前的问题。
在组建内阁之后,特别是内阁学士不设置品级之后,这问题其实解决的差不多了。
位卑权重的内阁学士,必须依附于皇帝,为皇权对抗其他人。
并且,接替了皇帝一大部分的工作量。
在座的众人心里也好奇起来,同时也紧张起来。
有的人坦然,有的人烦恼,有的人欢喜。
之前,不少人在尝试搞清楚内阁的运行原理。
尝试在内阁的运行原理中,找到破绽,从而将内阁的权力从皇帝手中再扣出来。
只是,一时间没有办法做到。
在运朝建立之后,内阁反而成为无所谓的事了。
没想到,今天又旧事重提。
“但是!”
果不其然,转折来了。
朱瞻基继续补充道:“内阁组建之后,解决了大部分问题,却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吏治。”
“农部与育部的改革,也被诸多官吏所拖累。”
“孙臣,请立考成法,以形成惯例考察百官。”
朱棣一个眼神示意。
夏原吉出声问道:“何为,考成法?”
“所谓考成法,立限办事、以事分责、分责到人、以实拔擢!”
归根结底,就是四个字,整顿吏治。
朱瞻基侃侃而谈,将如何建立考察方式大致介绍一番。
朱棣摸摸胡子,心里对考成法十分认同。
虽然提出过官员再培养计划。
但那是培养,不是赏罚,更不是清理官员。
所以起不到清明吏治的作用。
朱棣看了眼坐在一侧的武勋。
整顿吏治,确实是一个好时候。
此言一出,在场的头头们因为养气功夫,暂时还没有爆炸。
但眼看着就快要爆炸了。
不过,不同人心里倒是有不同想法。
比如,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倒是很高兴。
考成法若成。
都察院势必会分到一部分权柄。
吏部尚书就更加高兴了。
考成法,相当于强化了京察的威力。
对官员的考核相对严格,吏部的权力也随之扩充。
至于其他部门,那就高兴不起来。
见状,朱棣站起身,道:“诸位也累了,先回去休息吧。朕看这考成法也不错,各位回去讨论一二,再行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