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三千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边说着呢,那边来了一个人,看着是穿着京营统制的甲胄。直接走过来,“我管你鼠王猫王的,我们奉了节度使的命令,在此处封山,奉恩侯老夫人,在此打醮,为贵妃娘娘和皇子祈福,任何人敢擅闯一步,立斩不饶。”
“行了,拿出调兵手令来,本世子就放你一马,拿不出来,今天本世子就治你个私调京营之罪。”周瑾手持天子赐剑走到这个京营统制面前。
“本将调兵乃是柳节度使的命令,手令在节度使手里,世子爷可以去找节度使要手令。”
“哦?没有手令,也就是说,你们都是私自调兵了,来人,今天是太爷生辰,不宜见血,先捆了,明天,本世子亲自去问问柳县子,今天是何意,无令调兵,哼哼。动手,若有反抗的,你们便宜行事。”周瑾可不是什么善人。
蜀王府亲兵立刻上前,三下五除二就把这些京营士兵和丰恩侯侯府的下人全捆了。“行了带到别院看押起来,别扰了我们家的正事。”
一家人继续前行,在道观前的小路上,又有人拦路,这一次对方不再是刀剑之类的兵器,而是军中的弩箭,蜀王府亲卫立刻张弓还击,只射出了三波箭雨,就把对方给团灭了,己方只有一人中箭重伤,两人轻伤。这一次没得捆了,一个不剩。蜀王府亲军小心翼翼的保护着这些主子进了道观。
一进前院就发现了不对,首先就是前院的一个供香客临时歇脚的角房,有六人把守,而且是刀出鞘,弓上弦,还是对内的,不是对外的。说明这间房里有什么他们必须要看押的人或事物。
其次,平时周野清修的东跨院也有人把守,这些人也是全副武装。而这些人却完全没看见周允一行人,而且上下守军居然还不是一批,这些人竟然不知道,自己这边已经杀上来了。其实真不是人家反应慢,第一波的时候,有人上来反映这事了,派了一波人出去进行拦截。在他们看来,派一拨人手持军弩去埋伏几个家丁,足够了。而蜀王府亲军反应速度太快,他们还没来得及回来报信,就全都被杀了。
周瑾见此,直接下令道,“全杀了,一个不留,几个人去探一下那间屋子。分散寻找老太爷,只要发现外人,格杀勿论。”
为啥,周野清修的东跨院,是给周野平时居住,周家偶尔来人时落脚的院子,现在居然有外人把守,说明周野被赶出了院子,而周野身边的亲卫居然没有到蜀王府报信。这不就很清楚了吗?
蜀王亲兵有心打无心,精锐打散兵,只需一个小小的迂回冲锋,就顺利占领了前院。果然从那一间小角房里,找到了,周野和几个亲卫。周野衣服虽然进行了整理,但是衣服有几个破洞,胡子没了一半。几个亲卫,四人重伤,一人战死,一人轻伤。
这让周允大怒,正好抢了东院的人走了出来,一个丫鬟,衣衫不整,开口便骂,“哪个丫头养的,在此喧哗,扰了你姑奶奶的雅兴。”
周允根本没有理她,反而对贾玫说道,“你带着老大和老二家的,爹娘和爷爷,领全部亲军回府,这里交给我了。”
贾玫听了之后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周允的要求,只给周允留了五十亲兵。然后让人抬着周野,周林和张静雯,以及伤兵和战死的亲卫下山。周野和周林都没什么说的,只是对把周瑶留在这里有所不满,但是也没说什么,毕竟蜀王府是周允当家了,应该心里有数。但是张静雯却非常不满,“那些天杀的,人多势众的,留我家乖孙女在那里多危险,若是她有个好歹,我饶不了你们。”
“闭嘴,儿子办事自有分寸,岂容你一妇人置喙。”这也是周林对她这个媳妇最不满意的地方,分不清形势,当初就是怕她惹出什么祸来,才早早地把蜀王之位让给了周允,让贾玫主持中馈。现在,周允留下周瑶必有打算,绝对不是忘了。
那个丫鬟还在那里骂骂咧咧的,但是因为死的人多了,根本不敢上前。不一会,小院里又跑出来不少衣衫不整的丫鬟。看见了前院的情况,吓得尖叫着逃了回去。不一会,一个脚步虚浮,衣衫不整的小公子走了出来,边走还边骂道,“哪个不长眼的小王八犊子,敢扰了小爷的好事,我告诉你们,小爷乃是当今国舅……”
看到前院的尸体,声音戛然而止。“你……你……这可是道门清净之地,奉恩侯府的老夫人就在里面,你……你们敢当众杀人……”说话的同时还不停地咽唾沫。显然是吓得不轻。
周允同样不理他,看着自家老小离开了之后,直接对周瑾说,“老大,你出去摇人,老二,我记得有种东西叫燃烧弹是吧?”
“爹,不用燃烧弹,喷火器就足够了,凝固汽油弹真着起来反而不好处理。”
“行,你弄个三五十具喷火器,过会一起把整个道观所有的自由人,全都给我烧死。”有人会说,人家道士是无辜的,杀了不应该。事实上,这座道观已经是蜀王府的家庙了。自从周野住到这里来以后,蜀王府年年拨款修缮道观,由一个只有一间大殿,两间耳房,一个破棚子,只有一个游方道士短期借助的破道观,建成了,有前后院,有东西跨院,远近闻名的大观。所有的道士,都应该算是依附周府的存在,周野在这里受了这么大委屈,居然没有一个人下山告知蜀王府。
不一会,周瑾带着五百亲兵进来了,直接把整个道观的所有人,都抓了出来。出来之后,周瑾表情极其古怪。原来奉恩侯府来此打醮,观里住持是很欢迎的,但是他们觉得周野的房子有灯,而且修的也精致,就想抢了周野的院子。结果观里的道士自然不满,反抗不利全都被关进了后院。没了道士,打醮祈福活动怎么进行。丰恩侯府的少爷,也就是在东院胡作非为的这位,在经房里找到了记载着打醮的全过程的书,然后让家丁穿上道袍,哼着不知从哪里听来的艳词,进行着不伦不类的祈福活动。
奉恩侯府本身就对这事不怎么热衷,到别的地方最起码得安排几出好戏,安排几桌宴席。但是这个道观,因为蜀王府的存在,底气足得很,根本没有这些服务。阖府上下都不甚满意,对这次打醮活动,自然就更不上心。有个形式得了,所以就弄了一个这么不伦不类的祈福仪式。
周允知道并不是观里的道长背叛周家后,立刻向大家道歉。反倒是住持说道,“这些年,我们合观上下,受尽了王爷的恩惠,却又滋生贪念,惹下这般大祸来,让周老法官受了委屈。待王爷走后,我等,将封闭道观,一心修行,为王府上下祈福。”
“多谢法官,今日之事,多有冲撞,还请担待。”
“无妨,只是,希望王爷下山的时候,将前院这几个人,带到山下去,我们这里人年纪大了,实属不太方便。”
“应该的,多谢住持,那如此,我先走了。”
“恭送王爷!”
周允带着500亲兵,押着十来个京营的官兵,和奉恩侯府大大小小两百余人。一起来到郊外的一个庄子里,分开来,挨着审了一遍,这两百余人里面,居然没有一个无辜之人。于是把他们集中在一处大湖边,用喷火器全部烧了个精光,周瑶也搓着小手,油上浇火,只过了短短两刻钟,全都被烧了个干净,周瑾命人找了一个大缸,把所有人都装在了里面,没装满。
但是还没来得及回去,就有一百亲兵押了二十来人过来。原来是贾玫回京的途中,找人快马加鞭,回府上找医生,顺便让府里留守的四百亲兵,直奔奉恩侯府,把所有的下人审查了一番,有罪的,全送到这里来了,清白的,直接收到了蜀王府。
至于为什么这么做,这就牵扯到,大周朝继承自前楚的后妃制度了。大周的后妃有两种,一种是朝中大员,勋贵之女为后为妃,数量不宜多,五人最多,一人为后,其他四人封号为德,淑,贤,良。另选德容言功俱佳的民间良家女十人,为贵妃和九嫔,再选良家女以充实后宫。良家女这个说法就决定了,能当上贵妃和九嫔的人,可以是乡绅,富商,农民,匠人,都行,偏偏就不能是官员的女儿。皇后的娘家为承恩公,贵妃的娘家为奉恩侯。商人是良家子操行贱业,他们仍然是良家子,不是奴籍。
也就是说,奉恩侯,就是这半年才起来的,之前都是一介普通商人之家。这次出来打醮带的下人,和后面送来的二十余人,都是他家的老人和甄家送来的下人,那是心腹。至于剩下的,则是女儿成了贵妃之后才买得。
把这二十个人也全都焚化了之后,也装进了大缸里,正好装满,只能说天意如此。
现在的奉恩侯府可是一个人都没有,所以周允就直接派了几个人拉着侯府的马车,把大缸送进了侯府,自己则带着一大群人回了王府。
正统帝很快就听说了,蜀王妃派亲兵抄了奉恩侯府,这没头没脑的,也不知道蜀王府是哪根筋不对。而且也没有听说城外出了什么事,只知道奉恩侯全家都到蜀王府的家庙祈福去了,也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关联。但是当他听到周允又带了五百人回京之后,心里就有点毛毛的了。
周家一共有两王一公主,亲兵卫队总共是一千三百人,太宗皇帝又下旨许其私募带甲之士两千。这也就决定了整个蜀王府总共可以有三千三百人,并且其中两千人可以具甲。要知道,从隋唐起,朝廷就禁止民间私藏战甲和弩,仅亲军卫队可以着甲,自楚起,王公贵族的亲卫只允许用绢甲或者布甲。而这一次蜀王府直接带了五百铁甲进城,究竟是为了什么。会不会直接领兵满员,三千三百人,其中有两千甲士,直接推翻他这个皇帝难度也不大。
太上皇在别院里也呆不住了,毕竟正统帝的所作所为,已经基本证实了他的眼光一般般。而且他也不敢保证,会不会是多年来的不重视,让蜀王府不满了。于是主动进宫,这可是太上皇自退位以来,第一次回宫。太上皇想的很好,若真的周家有什么特殊的想法,他在位时对周家不薄,有他在,周家应该给面子,最起码不会直接弑君。
正统帝,也在宫里惶惶不安,等他看到太上皇回宫的时候,心里顿时一惊。这莫不是太上皇想要夺权,所以勾结了周允带兵进城,毕竟自己对他可真的没有太上皇好。
接着又在想,若是太上皇真的夺权怎么办?正统帝对权利有点偏执,或者说是对皇位很偏执。太上皇一进门就看到了正统帝的脸色,毕竟生活了这么多年,正统帝想什么,他都能猜个大差不差。这人在朝中面对百官又能做到面不改色,但是在后宫基本上,心里想什么都写在脸上了。
太上皇也在怀疑,我大周太子,只要不早逝,不造反,继承皇位稳稳的,基本上每一代皇帝都会亲手把其他儿子的想法亲自掐死。比如他,就直接逼死了意欲不轨的老六,还重创了胁从。真的不知道他的危机意识哪里来的。
太上皇也没心情给正统帝解释这种问题,毕竟他自己还心乱如麻呢。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皇宫的探子回来禀报消息。蜀王全家去给周瑶拜寿,结果受到了丰恩侯府的阻拦,蜀王亲军直接把人抓了,上山之后不久就让蜀王妃带着老小,和几个伤员,回京了,而且周野也回来了。又过了不久,蜀王就带了五百人押着奉恩侯府的人去了一个庄子,然后带走了一个大缸。有人称在庄子里面看到了有火光,而且有烧猪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