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炒土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战国时期,魏太子将入赵为质。临行前,陪同前往的庞葱给魏王讲了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说城里有只老虎,你会相信吗?魏王说不会。
庞葱又问,如果有两个人来说呢?魏王说我虽然会怀疑,但仍然不信。庞葱续问,那么有第三个人来说呢?魏王说,那样的话我可能就会相信了。
庞葱说,你看吧,这就是谣言的力量,明明知道城里面不会有老虎,你却仍然选择相信。邯郸距离大梁城更加遥远,背后说太子坏话的人也会更多,希望大王您一定要明辨是非,不要轻易听信那些人的话。魏王说我明白了。
果然,庞葱和太子前脚走,后面说坏话的就到了。而魏王却如庞葱所料,没能坚守立场、顶住压力,从此疏远了太子。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战国策魏策二》)
以讹传讹,越传越离谱!
屠城恶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是曹操的名作《蒿里行》。长久以来,无论是文学界还是史学界,对此诗的评价都极高。的确,在诗中,作者通过深刻揭露军阀祸国殃民、造成严重的社会灾难,表现出对人民的无限同情和对国事的关注与担忧,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和悲天悯人的伟大情怀。
但事实是这样吗?
非也。
乱世之中,从来没有救苦救难的活菩萨,仁义道德也分文不值,各路牛鬼蛇神比得是谁的盾更坚、谁的矛更利、谁的心更狠、谁的计更毒——作为军阀之一,曹操自然也不能免俗,尤其是他在与陶谦争夺徐州过程中进行的血腥和野蛮杀戮,历来为史家所诟病。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曹操的父亲曹嵩在返回老家的途中为陶谦部下所害,为报父仇,曹操东征徐州,连下十余座城池,并于次年(兴平元年)春退兵回到鄄城。
兴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还,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故太祖志在复雠东伐。
韦曜《吴书》曰:太祖迎嵩,辎重百馀两。陶谦遣都尉张闿将骑二百卫送,闿於泰山华、费间杀嵩,取财物,因奔淮南。太祖归咎於陶谦,故伐之。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夏,曹操让荀彧和程昱留守大本营,他自己带兵再次征讨陶谦。
这次又连下五城,一直打到东海边。在退军途中,他还捎带着击败了刘备,并攻下襄贲——史书里还追加了一句:所过之外,杀人很多。
夏,使荀彧、程昱守鄄城,复征陶谦,拔五城,遂略地至东海。还过郯,谦将曹豹与刘备屯郯东,要太祖。太祖击破之,遂攻拔襄贲,所过多所残戮。
相比于《三国志》里的轻描淡写,《后汉书》则是过程详尽且毫不留情。而且,不是一般杀戮,是屠城,甚至鸡犬不留。
初平四年,曹操击谦,破彭城傅阳。谦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还。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
东晋史学家孙盛对此大加鞭笞,说子报父仇,名正言顺,但打着报仇的旗号滥杀无辜就太过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