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蔡京说罢,就看着杨光华,想听听杨光华有没有合适的人选。但杨光华端起茶杯放在嘴边,缓缓地往嘴里吸着,却不说话。蔡京也只好两眼看着杨光华,一小口一小口地往嘴里啜。两人都静默,只默默地喝茶。
其实,杨光华已经想到了合适的人选,就是童贯。他明白,蔡京其实跟他的想法肯定一致。蔡京跟童贯的私人关系,杨光华是很清楚的。再说,童贯也确实是个人物。所以,他就等蔡京自己说。可蔡京依然不说,而是跟杨光华玩太极:“杨大人,你能不能为老夫推荐个得力的人?我非常想听听你的意见。”
杨光华只也好放下茶杯,若有所思地说道:“重建延福宫,这项工程浩大,涉及到用人用财用物,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支持,没有个十分得力的人,难以达到目标。这个人得有头脑、有魄力、懂得建筑、擅长理财、善于协调、又有人缘,还得大公无私,秉公办事,也就是综合素质一定要非常高才行。谁够得上这些条件呢?不知宰相有没有从这些方面综合衡量过,够得上这些条件的,满朝文武,我看只有一个人。”
“敢问杨大人,你说的这人是谁?我现在就是苦于想不出到底谁能挑得起这副重担来。”蔡京显得很是急切地问。
蔡京自知,自己跟童贯的私交很厚,但这种私交里面有很多见不得阳光的东西,所以,他不想让人抓把柄,不能让杨光华认为他在重大人事任用上有私心。所以,尽管他心里想的是童贯,但他始终不说,只等杨光华说。他当然也知道,他一定能让杨光华亲口说出童贯的名字。
杨光华其实对蔡京的小心思清楚得很,而自己的小心思,蔡京却未必能知道。把童贯调回朝廷,不管从扩大蔡京的人脉圈,还是壮大徽宗身边的宵小“人才”队伍,都是大大的利好。童贯,无疑会成为自己实施最终目标的重要棋子。所以,他决计要把童贯调回。于是,他摆出一副经不住蔡京追问的样子,说道:“哎呀,既然宰相这么相信我,宰相又这么急于用人,我就不揣冒昧,直说了吧:这个人呀,非童贯莫属。”
“哎呀,杨大人,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拿不定主意,所以才必须要听你的意见。”蔡京一改往日稳重优雅的风格,猛地一拍巴掌,大声说道。
见杨光华用赞同的眼光看着自己,蔡京收敛了一下激动的情绪,继续说:“童贯可是把好手啊。他做金明局总管,对各类工程都有接触,懂得一些工程建筑的流程、具体施工措施、对施工人员的管理等等。你看他当金明局的总管也好,应奉局的总管也好,他当得多出色。别看朱缅具体负责,看上去挺有本事,实际上都是童贯把他给拉起来的。要说在勘测、鉴定、开采、制作等方面,也就是工艺方面吧,朱缅父子的确是高手,可是要论组织施工、大规模开采,他们可就要好好的向童贯学习,从童贯这里讨办法了。当然,现在朱缅父子在这方面也已经上道了,会越来越好的。所以我想让童贯回来,让他挑重建延福宫这副担子。嗯,级别呢,现在就是正三品,已经不低了,可暂时不变。回来之后呢,给他明说,干得好,可以提到他们总管和尚书从二品这个级别。怎么样,你看这样行不行?”
杨光华心想,蔡京这个老家伙,还真的是有头脑有办法,真的是够油滑够鬼,在皇上否定了延福宫、表达了不满意的意见之后,他竟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并且很快就投入到了重建的筹划工作当中。于是便说:“这事儿呢,恐怕咱们得向皇上禀报后再作决定。不管是童贯,还是朱缅,都是皇上亲批的,并且童贯也是皇上身边的人,很受皇上的赏识;朱缅呢,这次也要多一个职务,对他个人来说,既是好事,也是个考验。皇上肯定同意。可程序上不能少,也不能颠倒。”
“那当然那当然,我虽然用人心切,并且也急于推动工程建设,但这些我都清楚。这都是必须的。”
蔡京非常干脆地应道。其实蔡京心里很有数,童贯跟皇上什么关系,亲密到何种程度,他了如指掌,并且他跟童贯的私人关系,也是非常默契、非常深厚的。当初如果没有童贯帮忙,没有童贯在皇帝身边说话,他蔡京恐怕也到不了现在的地步,甚至连回到京城都未必。至于杨光华所起的作用,当然是十分关键的,但童贯却是发挥了基础作用的。所以他要借此机会让童贯回来,既帮自己挑起工程建设这副重担,并且从此自己在朝廷又多了一个强大的帮手,当然也算是对童贯的回报。他很清楚,童贯虽然跟皇上走得近,但毕竟那是君君臣臣,跟自己才是真正的好朋友,好兄弟。
这样杨光华和蔡京,就一起向皇上禀报了调童贯回京的想法。
徽宗一听涉及到延福宫的重建,觉得蔡京的态度很令他满意。其实,那天下午他从新建的延福宫回宫以后,想起当时蔡京的脸色,也觉得自己的话说的过重了。再说,当初蔡京是向自己汇报过、并请求自己看图纸,是自己没有看。说起来,工程没达到自己的标准,自己也是有责任的。可历来皇上就没有错,有错也是下边人的。所以批评蔡京并没错,只是批评得重了些。他原以为,蔡京会因此消极起来,或者给他玩一回请假休息的把戏,若真那样,自己还真的就有些被动。可蔡京没有,而是很快就以高昂的情绪、很高的速度,考虑起重新建设延福宫的事情来。对此,徽宗既满意,也有些感动。因此,就说:“好啊,你们这个想法很好。蔡爱卿正确对待皇上批评,态度好,精神可佳,朕要表扬你。选择童贯来挑这副担子,你们选得很准,很好。把童贯调回来,这样金明局和应奉局,就让朱缅都管起来。我看那小伙子行,两副担子一肩挑,没问题。童贯回来之后,你们想给他安个什么职务啊?”
蔡京说,“我们想,就让他担任延福宫工程建设的总管吧,要不叫个总指挥也行。至于下边他再用什么人,由他拿意见。朱缅那边呢,我觉得不能一下子让它到位,太年轻嘛,也要考验他一下。一下给他职务过重过高了,以后难免就飘。一飘,可能就坏事儿。他那个地方天高皇帝远,有很多事咱们不能够及时知道。再说,不到半年时间,他已经从一个普通商人升到了从四品高官,皇上还给他们父子授予了节钺,这又给他加一个官帽,皇上对他够可以的了。咱们也得接受大唐时安禄山的教训。要不,他万一飘过了头,朝廷就会尾大不调,皇上面子上也不好看。”
徽宗觉得蔡京考虑得既全面又深远,就说:“蔡爱卿跟朕想法一致,我同意。光华,拟旨吧。”
第二天,任命童贯为延福宫重建工程总管、免去金明局总管;任命朱缅兼任(代理)金明局总管的委任诏书就发了下去。
对童贯和朱缅的这份委任状,原本是朝廷正常的一纸官员任命诏书,却在苏杭乃至江浙地区都引起了强烈轰动。对童贯的调动回京任职,人们似乎认为正常,并无多大反响,这种强烈轰动却是来自对朱缅的任命。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朱缅的头上又加上了一顶官帽:金明局代理总管。虽然只是个代理,可谁都知道,按这个升迁速度,很快这个“代”字就会被拿掉,取代转正是顺理成章的事。懂得朝廷官制的人都明白,朝廷在苏杭两地,设立金明局和应奉局这两大朝廷的派出机构,金明局的总管童贯,原来可是正三品,是江南地区当然的老大,就连两浙路禁军的最高将领归德将军,仅为武将系列从三下的等级,才相当于行政官员的正四品,还要比童贯低两级呢。至于知府那就更低了。按这个升迁速度,朱缅还不得很快也能做到这个位置?朱缅当前的势头,可谓如日中天炙手可热呀。在苏杭,在江浙一带,朱缅俨然成了朝廷的代言人。对朱缅的议论、传说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离谱。有的甚至传言,朱缅是当今皇上的干儿子,能代皇上下圣旨,这传说够玄乎吧?
至于童贯,虽然诏书上说的是调任延福宫工程建设总管,品级没动,但从下面调回京城任职,这本身就是一种重用啊,何况近水楼台先得月,到了皇上的跟前,要想提个品级,那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啊?所以接到童贯和朱缅的委任诏书后。苏杭两州的达官贵人,以及富商们,但凡有头有脸的人物,由苏杭两府的知府主办,先给童贯和朱缅一起举行恭贺宴会,然后又分别在杭州和苏州,为童贯和朱缅单独举行了恭贺宴会,似乎童贯和朱缅提个官儿,这杭州苏州,甚至江浙地区的人们都提了官儿,都在过大年一样,轰轰烈烈的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