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280章 堪比庙会的热闹【1 / 1】

种菊南山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四月二十开始,陆续有长江装卸公司的记帐员们,返回村子报到,从记帐员里面挑选出来的各地管事,本次全部回来,到袁鸿泰麾下听从调派。yywenxuan

袁鸿泰给他们安排的工作,是接待好各地来的大佬们,按照管事们的统计,这次有两百多人要来。

连他们的随从,估计有四百多人,袁鸿泰让几个管事,去码头镇上落实各家客栈的接待能力,连小小的家庭旅馆,也不放过。

四月三十这天,南洋公司的汪年、杨一卿、徐文宁联袂而来,一同回来的,还有袁鸿宾和雷七娘,他们连瞎奶奶也一起带回来了。

南京的事务,就留给谢掌柜和周大宝操持。

文举人搬到了凤凰书院,袁鸿宾家的小院子也空出来了,他谢绝了雷五的邀请,带着瞎奶奶,回到小院居住。

汪年三人,被安排到须弥寺住宿,与王衍爵做邻居。

汪年一放下行李,就嚷嚷着要去看茉莉花,其他两人也很好奇,便齐齐望向王衍爵。

“恐怕要让你们失望了,现在,茉莉还在长苗,连花骨朵都没有。”王衍爵说。

三人不信,说没有花,看看花苗也好。

王衍爵便领着三人,来到他们刚才上山走过的小道,指着路边一片绿油油的茉莉花苗,安慰他们道:“其实,花苗也挺好看的,看,修剪得多整齐。”

“切……”汪年撇嘴道,“刚才上山的时候,我说是花苗,杨六郎非要说是茶园。”

杨一卿辩解道:“我还好啦,有人还想采点叶子回去,自己炒茶喝呢,哈哈哈。”

徐文宁见大家哈哈大笑,自己也忍不住自嘲:“茉莉花茶喝过了,本公子就想喝一点茉莉花叶子炒的茶。”

说着,还揪了一片叶子,放进嘴里嚼了一下,再呸呸呸地吐出来,摇头道:“真不能制茶,涩得狠。”

三人在城里长大,难得来乡下,央着王衍爵带他们四处游山玩水,还到赤湖捉鱼。

结果玩得太嗨,拉渔网的时候,徐文宁还被大鱼拽到湖里去了。

可把陪同的袁大雷吓得不轻,好劝歹劝,又借口自己要准备大宴用的菜蔬,才把几位公子哥劝回去。

几人游兴不减,还要跟着他到地里去摘菜,令他哭笑不得。

晚上,秉生带着白鹿洞书院的一帮同窗回来了,众人先向秉哲兄弟道喜,然后,个个争着当伴郎,要随秉哲去南昌迎亲。

秉生说:“刘家可有两位新科进士,这拦门诗,肯定十分难对,诸位都想去,不如先比试一下,谁做的诗好,便优先选谁。”

有人说:“怕什么?咱们不也有两位新科进士吗?”

众人都是白鹿书院出来的,谁怕谁啊,当场就比试起来。

五月初一,收到帖子的乡绅,和袁家村的亲戚们,拖家带口地来了。

好在早有预案,一切安排井井有条,还不至于忙乱。

令舜华姐弟想不到的是,阿爹的几位舅家和姨家的老表,在阿爹去世时都没有露过面,这次,却巴巴地赶来了。

舜华姐弟虽然不认识这几家表亲,但来者是客,都被安排在袁鸿亮新修的院子里。

上午,从外地请来的戏班子,在广场、凤凰书院敲锣开唱,赣剧、采茶戏、汉剧,五六个剧团轮番开唱,整日不歇。

袁家村的祠堂和外面的广场,都摆满了桌椅,客人太多,只好把长江装卸的客人,安排到凤凰书院的广场上设宴。

林大厨一辈子没办过如此盛大的宴席,只好又请了两家乡厨团队,刚好拨一队到书院那边主理。

袁家村家家户户的桌椅都贡献出来,还不够,只好摆流水席,客人们凑够一桌,就摆上九大碗,倒上酒,随便享用,菜不够,旁边有传菜的人随时给加上。

初二这天,袁鸿亮从鄱阳湖请来的六支龙舟队,在纺织厂的水坝围起来的凤凰溪上,举行了龙舟表演,招待各地前来的客人。

引得四里八乡的乡民,又跟上次观看探花郎归乡一样,赶来观看龙舟竞赛。

幸好舜华有个农产品供应基地,袁大雷每日用船运来鸡鸭鱼肉和蔬菜,送货的独轮车,在码头镇和袁家村之间往来穿梭,整日不绝。

用过年来形容此时的热闹,已经不合适,汪年等人目睹盛况,摇头叹息:“这都快赶上夫子庙的庙会了。”

这场热闹的中心,舜华家,却很平静,袁族长和袁鸿泰、周阿公,坐在客堂里,一边喝茶,一边处理临时发生的事情。

新房这边,早已布置好,秉哲原来住的房间,还是买了一套新家具,各种帐幔,床上用品,全是崭新的。

考虑到刘家这种家庭,会陪嫁一些丫环婆子,还有下人,在周阿公的安排下,把二进的院子全部腾了出来。

秉辰、秉望、秉良三兄弟,临时搬到第四进院子的主屋,与雷大刀一家人做了邻居。

秉辰的书房里有很多书籍和手稿,他的房间和书房都没动,只是给锁了起来。

初一这天早上,接亲的队伍就出发了,仍是周阿婆带队,袁鸿舟的妻子协助,带着一帮,由白鹿书院的同窗们组成的接亲团,浩浩荡荡地往南昌去了。

秉哲兄弟小时候,在族学里跟谢阿牛的团队打过一架,当时跟他们站在一起的小伙伴,共有六人,有两人已经结婚,剩下的袁秉生、袁鸿宾和其他两位小伙伴,都被邀请参加了接亲团。

这是秉哲对小伙伴们的回报,他的失意时候,这些小伙伴跟他站在一起,他的得意时刻,也要跟小伙伴们站在一起。

汪年看着朝气蓬勃的一群少年,直叹自己老了,要是再年轻十岁,哪怕五岁呢,也挤上去凑凑热闹。

南昌那边,刘家也是宾客盈门。

刘家老爷子一省大员致仕,三个儿子,又有两处今科新贵,正是红得发紫的时候。

这老爷子嫁小女儿,南昌城里的富贵人家,谁不上门来巴结?

刘家初二就发亲,以便能赶上五月初三的好日子。

刘慧娘八十抬嫁妆,连陪嫁的丫环婆子和几房下人,足足装了十条船,加上袁家迎亲的一船人,两船吹打,组成一个长长的船队,从赣江开进鄱阳湖,吹吹打打地往九江驶来。

最拉风的,是由李邦化父子带头,戊戌科江西籍进士组成的亲友团,一水的深蓝色进士服,他们站在船头,带起鄱阳湖的风,都飘散着富贵的味道。

引得接亲团里,白鹿洞书院的少年们,暗暗发誓:回去就头悬梁,锥刺股,发奋努力,此身一定要穿上进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