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刃天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465章 君臣之间的互相暗示
薛家皇商的身份是这次大做文章的关键,皇商犯法,处罚即可,薛家认罚,交议罪银子,一套流程下来,其他的都该过去了。
但是个别官员做的事情,实在太下作了。
不但伤及了薛家的根本,还伤及了皇家的颜面。
方颂以【惊闻皇商薛家生变】开头,以【呜呼哀哉,薛家之破,天家尚且不能护其周全,余者如何?】为结尾!
贾琏看罢,拍案叫绝,这哥们是懂行业痛点的!
奏折递上去之后,承辉帝很认真的看完,沉思不语。
薛家起于为太祖经营,祖上是太祖身边亲信之人,属于家奴。
后太祖开恩,赐了身份,得以做大。如今顶着一个皇商的身份,成了被杀猪的对象,皇帝的脸上确实不好看。
承辉帝立刻把宁克给叫来了,奏折就差甩他脸上了,语气生硬:“自己看!”
宁克看完后沉默不语,承辉帝瞪眼问:“怎么不说话?”
宁克:“微臣无话可说!”
【嗯?居然不自辩?这……。】承辉帝心念一转,觉得事情不对。
“爱卿先下去吧!”承辉帝没有继续追究,他还是了解宁克的。
等宁克退下,转过头,承辉帝叫来裘世安:“去查一查究竟!”
裘世安一看奏折:“不必查了,如果是户部的官,应该是那几个宗亲在做手脚。”
大周是不限制宗亲为官的,只不过这宗室里头,人才稀有。以户部为例,七八个宗室在里面,都是荫官。没一个正经科举出来的。
这些人的官不大,但管的事情很要紧,比如库房,后勤之类的部门。
平时没事的时候,这些人捞一点,改善家庭条件,承辉帝是当真看不见的。
现在被弹劾了,还是那种用龌龊手段杀猪的行为,那就很难当做看不见了。
“去,传忠顺王!”
忠顺王也是无妄之灾,到了皇帝跟前,被他劈头盖脸一顿臭骂,然后把奏折甩他脸上:“看你管的宗室!都干了点啥?”
忠顺王捏着鼻子承受了成吨伤害后,总算是知道原因了,认真的看完后,一时也是很无奈。
宗室嘛,有本事没本事的,生活上都要讲排场。这习惯的时间长了,手头紧是很正常的。
说实话,这帮人除了宗室的身份,真的没啥可拿的出手的。
“皇兄恩赐了一个联合经营的玻璃买卖后,大家伙的日子算是好过了许多。此事,还是夏家的跟脚,他们几个也许并不知道究竟。”
重新获得了承辉帝的任用后,忠顺王可谓小心翼翼,他还是挺护着宗室的,因为他知道,皇帝也很在意宗室,过的太差了,皇帝没脸。
所以,他没跟着破口大骂,也没推卸责任,而是先给宗室们开脱。
“是夏家的问题?”承辉帝其实不信他的鬼话,但是怎么说呢,有个能为宗室开脱的理由,那就足够了。
“确实如此,毕竟薛家的银子,那是夏家的闺女搬家去的,夏家拿银子孝敬宗室,也是为了自家的买卖。”
忠顺王一看摸准了脉门,立刻顺着这个思路继续解释。
“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这等妇人,恨不得把夫家搬空了,不守妇道,可恶。”忠顺王又加了一刀。
承辉帝稍稍沉吟:“不要妄下结论,先去问问清楚!”
摆摆手,打发了忠顺王,承辉帝的气也顺了一些。宗室的事情始终非常头疼,主要是没有出色的人才。
皇室不禁宗室做官,也不禁宗室出来做事,做买卖也不禁,没出五服的每个月也有禄米,这已经很宽容了。
可是怎么说呢,可能是皇帝一脉,夺了其他宗室的灵气,这帮人总之就是没啥出息。忠顺王都是好的。
身为皇帝,也不能不管宗室,那是要被民间戳脊梁骨的,但是他们这事情做的太过分了,也不能不处置。
承辉帝一时半会没想好,到底该如何处置,只能先看看。
无论如何,还是要给他们找一条出路。
说起宗室,承辉帝还是有点生气,皇家军校招生,宗室给了十几个名额,结果送过去的全是纨绔,根本熬不住军校的训练艰苦。
一个月的时间,跑了个就剩下一根独苗。这帮人就一句话,养废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类似的情况不是个别,而是一大片。几代皇帝的安排下,好七八十号宗室在各个部门一些不要紧的位子上做官,都不大,七品到头了。
这帮人但凡能做的出色一点,皇帝都有脸给他们升个官啥的,结果是一个都没有,每次出问题,他们都跑不掉。
毕竟说是不要紧,实际上这些职务都有个特点,管实物。
前一阵子,盯上研发司的事情,就有宗室在背后推波助澜。说句不好听的,研发司太适合宗室来经营了。
如果交给宗人府来运作,二十年内,承辉帝都不要为宗室的生活质量担忧。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在贾琏手里兴旺发达的研发司,到了宗室的手里,十有八九成为富了几个人的买卖,底层宗室,跟着喝汤都够呛。
正是因为太了解他们了,承辉帝才不支持他们的举动。总不能培育一块肥肉,你们就分一块吧?
思之再三,承辉帝还是叫来裘世安,让他去传贾琏。
贾琏来到后,承辉帝开门见山:“户部几个宗室,折腾薛家的事情,你知道吧?”
贾琏点点头:“微臣知道!”
承辉帝满意的点点头:“你不错,顾全大局。只是宗室的问题,总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军校生给了名额,就剩下一根独苗还在里头。宗室不出人才,这是问题的根本。前明有宗室带来的巨大负担,本朝已经在极力不免了,却依旧很难一劳永逸。”
贾琏明白皇帝的意思了,只能先安危他:“陛下,人和人不一样,这里头有生下来就不一样,还有父母和家庭环境影响的不一样。以微臣之见,还是要抓教育。宗室也好,庶民也罢,这一辈子吃不了读书的苦,就得吃别的苦。陛下应该集中资源抓教育,搞好教育,人才便是有源头的活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