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草成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项王已死的消息,被迅速传遍楚地。
楚地大部都投降了汉王,只有鲁县和临江除外。
当初,楚怀王封项籍为鲁公,鲁县民众,深感项王的恩德,不相信项王已死,因此,据城自守,不肯出降。
汉王大怒,随即兵发鲁县,恨不得立刻入城,荡成平地。
大军到了鲁县城下,正待攻城,陈平进见汉王道:
“鲁国素知礼义,现在为项王守节不惜一死,也是情有可原,不如设法招抚为好。”
“城中百姓,不相信项王已死,何不命人将项王首级,出示给他们看,那样就可以收服他们了。”
汉王信然,令将项王首级,挑在高竿上,出示给城上守兵,并高喊着:降者免死。
于是,鲁城军民,方才开门迎降。
随后,汉王命手下,用鲁公的礼仪,收葬项王的尸身,就在谷城的城西,筑起高坟,并亲自为项王发丧。
汉王还命人写了一篇祭文,陈说两人曾经同为兄弟,无冤无仇,扣押太公不杀,俘虏吕雉不侵犯,留在军中三年,可见之间兄弟盛情,死后有知,应视此觞云云。
等到了出祭那天,汉王亲自读诵,也不禁悲从中来,涕泪雨下。
将士、百姓围观,无不为之动容。
祭毕,汉王命赦免项氏宗族,一律免罪,不加追究。
听说项伯已在张良营中,特别命人召见,封为射阳侯,赐姓刘氏,称为刘伯。
其余项氏宗族中的项襄、项佗等,汉王都不加杀戮,也都像项伯一样,封侯赐姓。余部只要直呼项羽的名字“项籍”就可以被汉朝录用为官。
各路诸侯,见汉王已经控制大局,相继俯首归顺。
只有临江王共敖的儿子共尉,继承其父的爵位为王,感念项王的旧恩,不肯归顺汉王。
汉王随即派遣刘贾等人,率五万大军征讨,只用了十多天的时间,就将共尉捉拿,江陵亦平。
自此,楚汉战争,经过四年的争斗,落下了帷幕,最终,汉王刘邦战胜了西楚霸王项羽。
对此,历史上有很多人评论过项羽。
太史公说:传说舜的眼睛是两个瞳仁,项羽也是两个瞳仁,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吗?不然他的发迹怎么那么突然呢?
秦朝无道,陈涉首先发难,各路豪杰蜂拥而起,而项羽并没有什么权柄可以依仗,他却在三年的时间,率领齐、赵、韩、魏、燕五国诸侯灭掉了秦,划分天下土地,封王封侯,政令全都由项羽发出,自号为“霸王”,他的势位虽然没能保持长久,但近古以来象这样的人还不曾有过。
至于项羽舍弃关中之地,思念楚国建都彭城,放逐义帝,自立为王,又埋怨诸侯背叛自己,他自夸战功,竭力施展个人的聪明,却不肯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功业,要靠武力征伐诸侯治理天下,结果五年之间终于丢了国家,身死东城,仍不觉悟,也不自责,实在是太错误了。而他竟然拿“天亡我,非战之罪”这句话来自我解脱,难道不荒谬吗
我们再来看看曾经项王的部下,后来背叛他的人都怎么评价他。
陈平说:“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
韩信说:“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而楚国的那些老将们这样说:“项羽为人僄悍滑贼,诸所过无不残灭。”
汉王的部下们这样说。
郦食其:“项王有倍约之名,杀义帝之负;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项氏莫得用事;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攻城得赂,积而不能赏:天下畔之,贤才怨之,而莫为之用。故天下之士归于汉王,可坐而策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