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草成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陵:“陛下(刘邦)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将士们在战场上拼命,就是为了赏赐,但项羽对有功之人轻赏,致使很多人离开了他。
项羽在历史上,是一位比较有争议的人物,喜欢他的人,崇拜他的人格魅力和英雄气概,说他是“千古第一英雄。”
关于项羽身上的那种英雄气概,宋代词人李清照曾写过一首诗: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杜牧也曾报以同情的眼光写道: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可见,项羽在历史上还是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承认,而这都和他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迷人的英雄气概有关。比如他在巨鹿一战中破釜沉舟,表现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和勇气。
更多的人,觉得他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缺乏谋略和长远的眼光,虽然是一个打仗很厉害的人,但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项羽太相信自己的战力了,认为天下只要能战,即可征服。杀俘、屠城上的残暴,在鸿门宴上的妇人之仁,在咸阳的焚屠之举,宁可‘沐猴而冠’,也不“锦衣夜行”,舍弃关中的天下之要,“衣锦还乡”定都彭城,不爱听别人的不同意见,一个范增都容不下,致使身边乏善可陈,以及没有在彭城之战后,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消灭刘邦等等。
以上这些,可以说,都是项王失败的原因之一。
但,作者在同意以上观点的同时,有一个最根本的看法是:
“项羽不能称得上真正的英雄,在输不起这一点上,甚至可以说,他是个‘狗熊’。”
我们看,在楚汉相争的过程中,项羽一直打胜仗,而且很多仗胜得很漂亮,就像彭城之战。
刘邦被项羽追击,连两个亲生骨肉都不敢要了,狼狈如此。
还有在荥阳,在广武等等,刘项对阵十几次,每次都以刘邦失败告终。
而每次,刘邦哪怕只剩下一个人了,哪怕面对丁公的刀尖,哪怕面临亲身父亲和儿女的生死,都能忍辱负重,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东山再起。
而项羽,大大小小七十余战,每战必胜,仅仅垓下一战,输的比较彻底,面对乌江亭长的渡船,面对一次东山再起的机会,面对几十万江东父老,最终拒绝了跨过江东。
这是什么呢?典型的输不起,典型的爱面子,好“沽名”。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也好,看一个人的成功失败也好,不仅要看他在顺境时怎么样,更要看他在逆境时怎样对待。
如果只能成功,不能受挫折,只能打别人满世界跑,自己输一次都不能忍受,抹脖子走人,死给你看,那这样的人,怎么能称为英雄呢?
当然,说项羽是“狗熊”也不公允,毕竟以一己之身,用三年时间,取得天下之主的成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
但如果,项羽渡过乌江,重整旗鼓,那我国的历史,是否该重写了呢?
最后,以一首伟人的诗,作为这段楚汉相争的结束语。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第三卷楚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