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三百六十八章 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3 / 5】

落叶凋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意思是在拜相的时候,受一点小委屈,使得天下百姓、文人士子同情。

从而使冒天下大不韪的时候,得到一批人的支持。

那些狂热支持李瑄者,认为李瑄起兵是拯救苍生,迫不得已。

是以,李瑄颁布他认为难以完成的新法,最终罢相。

积累声望!

从李瑄十二载秋回长安时,长安百姓高呼小相公就能看出李瑄拜相的成就。

只要百姓认为李瑄掌权能改变天下,让他们丰衣足食,就会一步步水到渠成。

李瑄胸中有沟壑,眼里存山河,李泌认定李瑄是真正心怀苍生的英雄,才会全力辅佐。

“先生之言我也懂!一想到圣人的恩宠,我就惭愧。圣人不曾辜负我家!”

木已成舟,李适之虽然会毫不犹豫站在李瑄身边,但想到门前四戟和圣人的恩宠,心里就难受。

“但圣人辜负天下!天水王与太子并不和睦,假如太子继位,天水王将不会再有任何拯救苍生的机会。”

李泌向李适之提醒道。

李适之听后恍然,他以前一直担心李亨继位后会如何对待七郎。

但每每李瑄表示不必担忧。

一旦兵变完成,确实不需要担忧李亨。

“看七郎了,我已老迈,无能力帮助七郎!”

李适之叹口气,他在长安的人手,翻不起任何风浪,无法帮助七郎清君侧。

“宋国公不必操心这些,领兵打仗,天水王当世无双。只是天水王放不下宋国公,希望宋国公能离开长安。”

李泌说出来此的目的。

一旦李瑄入玉门关,自然要想办法去掌控陇右军和河西军。

此举动与造反无异。

得到消息的李隆基,首先会意识到李瑄在装病,然后觉得李瑄也和安禄山一样谋反,一定会问罪李适之和李瑄的儿子李奕。

“我的儿女都在长安,要怎么离开?”

李适之也知道谋逆大罪一旦证实,牵连甚大。

他老迈不惜死,但满堂儿孙不该如此。

“我听说圣人在三日后,要再次前往华清宫。届时您装成受到打击,一病不起。这样宋国公的儿孙们就能留在您身边。”

“您不是囚犯,在长安有众多理由出城。可以申请在骊山下的天水王宅院养病。”

“等安禄山叛乱的消息传来以后,天水王的亲信就会准备车马,接您和您的家人前往陇右的莫门军。”

“现莫门军使为高锴,是天水王在朔方时的老部下,对天水王忠心耿耿。且莫门军紧邻白兰羌,白兰羌王对天水王马首是瞻。”

李泌向李适之说道。

“安禄山今年会造反吗?”

李适之还顾虑这一点。

“不知道!但天水王笃定会。”

李泌摇了摇头。

“听先生的安排了。”

李适之咬了咬牙,也只能这样。

接下来,李泌先居住在宋国公府。

罗兴联系廖峥嵘,以及京兆地区、关中地区忠于李瑄的常平新兵。

要从常平新兵之中,挑选骁勇,护送李适之一家人安全到达莫门军。

同时,莫门军也会出兵接应。

这时候,逐渐代替郡兵职责的常平新兵尤为重要。

地方太守收到杨国忠的命令拦截李适之,也有心无力。

招募乡勇需要一定时间。

更何况在陇右地区,李瑄的影响力大于任何人。

翌日,李适之听说李瑄边关大病后,也卧病在床的消息传遍长安。

人们都认为李适之思子成疾,没有怀疑其他。

李隆基派遣高力士探望,并令御医诊治。

但李适之装得很像,御医不敢胡言,只能以思子成疾上报,并开药调养。

没几天,传出来饮中八仙的李适之已经无法再饮酒。

人们唏嘘不已,认为这是行将就木的征兆。

李适之披头散发,忍饥挨饿,故意三天才吃一顿饭,身体自然虚弱,面如菜色。

御医看了都摇头!

由于李霅、李季卿、李玉莹等不知道李适之在装病,感情流露,不断哭泣,探望的客人们将此告诉其他权贵。

以至于长安权贵都以为李适之活不过今年冬天。

李隆基只是感慨一下,并没有因为李适之重病,而放弃去华清宫。

他心情也不好。

至于李适之的儿子、女婿请假不朝也无所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