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三百九十章 曳落河出击,瓜分大唐【3 / 6】

落叶凋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安禄山的军令下达以后,李归仁率领雄健的曳落河铁骑,最先出发。

禽兽将军孙孝哲率领一万燕云铁骑,好干儿张忠志、安忠臣率领一万胡骑和胡人将领紧随其后。

使者先一步向崔乾佑传递命令。

当天夜晚,崔乾佑收拢潼关士卒,携带潼关的粮草辎重、牲畜等物资,离开潼关,前往陕郡,与援军汇合。

崔乾佑撤走的时候,故意“示敌以弱”,在沿途留下伏兵,希望唐军能渡河追击。

这种故技重施,没有使封常清上当,放任燕军离去。

翌日清晨,唐军的军旗在潼关升起。

李嗣业率领三万重甲步兵、陌刀兵、神臂弩手、步弓手进入潼关后,李瑄从长安传达军令,大军从风陵渡、大禹渡渡河。

李嗣业、张兴的兵马,出潼关布置在灵宝平原上,没有命令,不得擅自东进。

这是在向燕军亮剑!

即便知道燕军不会主动攻击。

李瑄不打算强攻陕郡山道,他在等即将到达的河陇主力。

两国用兵,攻心为上!

他清楚安禄山的软肋。

唐军和籴而来的粮食,也会源源不断地运输到潼关。

吐蕃,逻些城。

五月中旬,安禄山派遣的使者,终于到达。

安禄山的使者,伪装成购买蜀锦的商人,趁蜀地动乱,轻而易举地接触到吐蕃在西川的戍堡。

亮出身份后,被吐蕃人带到玛祥·仲巴杰和恩兰·达札路恭面前。

“两位大相,大唐气数已尽,大燕当立。我家陛下知大唐欺凌吐蕃已久,特意派遣在下与吐蕃珠联璧合,共襄盛举。”

燕国使者向玛祥·仲巴杰和恩兰·达札路恭一拜,开门见山说出来此的目的。

恩兰·达札路恭和玛祥·仲巴杰都熟悉汉语,言语交流没有障碍。

“我吐蕃自败于天将军之手后,恪尽职守,忠于大唐。请回去吧!”

玛祥·仲巴杰佯装发怒,直接下达逐客令。

“我带着诚意而来,吐蕃年年受唐军剥削,自家百姓无法温饱,唐军在河陇的步兵都有马骑。这谁能忍受呢?”

燕国使者微微一笑,他知道玛祥·仲巴杰是虚张声势。

两个大论一起接见他,一句话就将他赶走,这不符合常理。

“大唐有天将军,如铜墙铁壁一样,无人可以撼动。”

玛祥·仲巴杰的话也软下来。

外人怎能懂吐蕃人的心?

短短三年间,前前后后五十万吐蕃健儿,被俘被杀。

赞普尺带珠丹被天将军亲俘。

大论没庐·穷桑倭儿芒在刀兵下病死,大论悉诺藏在九曲身首异处,大论末·结桑东则布投降大唐。

二十多名万人敌的猛将被天将军手刃。

七名元帅,十几位名将被俘、被杀。

死去金字告身以上的贵族数以百计。

还有一些被俘虏的诸王、贵族。

吐蕃失去通颊、吐谷浑、白兰羌、党项、苏毗、奴刺等等附属,失去万里疆域。

最寒冷的时候,吐蕃青壮年直接断层。

九年时间,才勉强恢复一些元气,但和巅峰的时候还无法比较。

这哪能使玛祥·仲巴杰和恩兰·达札路恭不慎重呢?

他们不是没听说李瑄叛唐。

得知李瑄引西域兵马至河西走廊,玛祥·仲巴杰欣喜若狂。

但也预料过河西、陇右的兵马不会抵抗李瑄,毕竟李瑄在此的威势深入信心。

李瑄长驱直入至长安,老皇帝必然被推翻。

更令玛祥·仲巴杰和恩兰·达札路恭惊喜的是,大唐东北的“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也叛乱,并一路打下洛阳。

无比辉煌,威加海内的大唐,竟被边军吞噬地渣都不剩。

玛祥·仲巴杰和恩兰·达札路恭早就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

中原王朝乱世,正是他们吐蕃的时机。

错过这次机会,一旦让李瑄统一天下,他们的日子会更不好过。

正如燕国使者所说,吐蕃早就受够连续九年的进贡。

每年要向大唐进攻一万匹马,一万头牛,十万头羊,一百车皮毛。

这使大唐陇右九曲、青海、柏海、积石等郡一举成为赋税重地。

大唐在这里搬迁数十万汉人,这些汉人百姓牛羊成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