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三百九十章 曳落河出击,瓜分大唐【4 / 6】

落叶凋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种植棉花也蔚然成风。很难再出现冬天被冻死的情况。

加上九曲之地产量极高的小麦,让百姓们衣食无忧。

哪怕李瑄离开九年,百姓依然皆知李瑄的恩德。

除了李瑄的诗词外,关于李瑄的各族歌谣,不下数十种。

在这种情况下,吐蕃想北上收复九曲、青海,更为困难。

这也是玛祥·仲巴杰和恩兰·达札路恭一直顾虑的地方。

他也害怕李瑄枪打出头鸟,再征伐吐蕃。

九年前的大非川之战,让吐蕃失去底蕴。

如果再败,吐蕃就不会再有机会了。

“大唐不是铜墙铁壁,它现在摇摇欲坠,我们只要合力一推,必然倒塌。”

燕国使者缓缓说道。

他是严庄的门客,按照严庄的战略,默认李瑄占据关中,取代大唐,不论称帝也好,掌权也罢。

不影响他们的战略布置!

因为时间差关系,燕国使者和玛祥·仲巴杰不知道大唐已发生马嵬驿之变。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更何况是天将军取代大唐。你们燕国有多少兵马可以牵制天将军的兵力!”

玛祥·仲巴杰与恩兰·达札路恭对视一眼后,沉吟片刻,向燕国使者问道。

“我们燕军有五十万大军,现正在进攻潼关,不日即可将其攻破。”

燕国使者吹牛皮不打草稿。

他这么多说,不过是给吐蕃北上的勇气。

“五十万大军,使者是醉酒而来吗?”

恩兰·达札路恭反问一句,他经常与陇右军打交道,安禄山麾下怎么可能有这么多兵马。

“我家陛下原本就有精兵十五万,又得奚、契丹、靺鞨、室韦、同罗、突厥诸部、铁勒诸部、六胡州精兵,十几万相助。”

“大唐贵族穷奢极欲,民不聊生,想必大论也有所耳闻。河南河北百姓活不下去,我家陛下振臂一呼,应募者如云,又招募二十万兵马。可不就是五十万吗?”

“大唐可不是吐蕃,数千万众,大燕占领最富庶的中原,兵力充足。”

燕国使者信誓旦旦地说道。

实际上河南河北移民数十万后,压力大减。

玛祥·仲巴杰和恩兰·达札路恭不太懂这些弯弯道道,对燕国使者的话将信将疑。

按照燕国使者的话,即便安禄山没有五十万大军,三四十万还是有的。

燕军也是边军精锐,猛将如云。

“我吐蕃如果出兵北上,会不会为你们大燕做嫁衣?”

玛祥·仲巴杰万分心动。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吐蕃不能在他手中强大,死也难以瞑目。

可玛祥·仲巴杰心里清楚,大燕在利用吐蕃。

“大燕皇帝是胡人,胸怀天下。只要吐蕃北上切断河西走廊,今后大燕与吐蕃以关中为界限,陇右河西归吐蕃治下。”

燕国使者向玛祥·仲巴杰承诺道。

说着,他还从怀中取出一份安禄山的诏书:“这是大燕皇帝与吐蕃结盟的盟约,有大燕的印章,我家陛下也亲自书名。苍天为鉴,大地为证,海枯石烂,盟约不变!”

玛祥·仲巴杰接过盟约,仔细观摩。

与燕国使者所言无二致。

如果可以成功,他们不仅能收复青海、九曲,得到缺失的百万人口、附属,还能吞并梦寐以求的河西、陇右。

那富庶的凉州城,那华丽的丝绸,那葡萄美酒,都将成就吐蕃的强大。

玛祥·仲巴杰又将安禄山的盟书给恩兰·达札路恭观摩。

二人一起联合执政多年,虽有意见相左的时候,但总体还算和睦。

恩兰·达札路恭也不再是一腔热血的将领,执掌大权后他和玛祥·仲巴杰一起打压旧贵族势力。

他们有同样的信仰,雍仲本教。

他们禁止佛教,排斥任何崇尚佛家的贵族。

这一点,和年少的赤松德赞不合。

赤松德赞从旧贵族势力那里熏陶,心中怀揣着佛教让吐蕃强大的梦想。

年少时无知。

随着逐渐长大,赤松德赞反感将他架空的玛祥·仲巴杰和恩兰·达札路恭。

“两位大论,趁李瑄抽调河陇兵马东进夺权之际,青海九曲空虚,应当机立断。”

“如果不出意外,回纥会进攻河西,帮助大军。”

为让玛祥·仲巴杰和恩兰·达札路恭坚定意志,燕国使者将游说回纥的事情告诉他们。

“回纥占据河西,该归属于谁?”

恩兰·达札路恭面色微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