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凋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连商人们都很关注李瑄的登基。
有消息传出,李瑄登基为帝后,会着手废除划分商人等级的“市籍制”,使商人如良家子一样在官方的身份划定上,不受歧视。
千年的市籍制,重农抑商,使商人卑贱。
商人做梦都期待这一天到来。
只要市籍制被废除,哪怕商税重一点,他们都愿意。
太极宫,太极殿前。
祭坛连夜搭建,文武百官已准备就绪。
外国使节,毕恭毕敬。
十年时间,李瑄东征西讨,莫不臣服。
今是天将军将成为天可汗。
这是比太宗皇帝威名更胜的天可汗,谁会不畏威?
虽然登基大典并没有搞得富丽堂皇,但这简朴之中,透露出大气。
心目中神圣的男子,胜过任何壮丽。
辰时三刻。
“陛下至!”
李瑄穿着崭新龙袍、戴着冠冕,一脸严肃地走到高台上。
他身后宫女执五明扇跟随,侧翼有华盖,还有仪仗队。
气氛一瞬间变得庄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瑄身上。
“臣等拜见陛下!”
文武百官向李瑄拜道。
谁能想象,拥有无上丰功伟绩的李瑄,又一次开始他的传奇。
那穿着龙袍,威武的身躯,如天地间的唯一。
他一展袖袍,扬声喊道:“众卿平身。”
“谢陛下!”
文武百官、勋爵散官、外国使节,皆齐声呼应道。
“宣诏!”
接下来,开始宣读登基大典的诏书。
非宦官宣读,而是秘书监内一名声音洪亮的学士宣读诏书。
“华夏历三四五四年,乾元元载…”
诏书最先提到华夏历,在年号之前,使无数人好奇是什么意思。
颁布华夏历的事情,仅仅有大臣们知晓。
和普通的登基大典诏书不同。
诏书从李瑄的血脉开始,以李瑄的视角自述,从太宗皇帝嫡长子李承乾的曾孙,到李隆基的义子。
表达自己继承皇位的合法性。
然后又自从军开始立下的赫赫武功,如何使百夷心服口服,然后才回到继承皇帝后的感言。
“…荷乾坤之眷顾,蒙宗社之灵长。朕之先皇,圣德御宇,布仁风而化育万民,施善政而润泽四方。然天数有定,神器虚悬,肆予一人,恭承天序。
当此之际,朕感双肩之重,思守成之艰。必谨遵祖训,率由旧章,敬天法祖,勤政爱民。进贤能而退不肖,崇节俭而戒奢靡。务使河清海晏,国泰民安,致吾大唐之隆盛,保斯民于安康…
新皇登基,改元乾元,天地刚建,万象更新。免天下郡县一年租、庸,以宽百姓之衣食,以苏民困;大赦天下,凡奸淫、杀人残人、劫掠者不赦,刑狱之中,察冤情而伸正义,慎刑罚而恤苍生。百官臣僚,当精忠报国,奉公守法,共辅朕躬,同臻郅治…
嗟呼!践祚伊始,矢志弥坚。愿上苍垂佑,祖宗庇荫,克绍鸿图,永延帝祚。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秘书监用一刻钟时间,宣读登基诏书。
“万岁!万岁!万岁!”
完毕后,文武百官大呼恭贺新皇。
这是开天辟地的壮举。
李瑄使文武大臣充满憧憬与政治抱负。
这种催人上进的政治抱负,将化为国家前进的动力。
在场之中,除了少部分人,也只有李隆基的儿孙难为情。
李亨不服。
李俶不服。
他们认为是先皇压制自己的儿子,使他们这一脉没有在朝野获得威望。
使得李瑄有谋朝篡位的机会。
殊不知大势拍浪而来,根本无法阻挡李瑄登基。
李瑄在万岁的喝声中,持传国玉玺,在登基大典诏书上,盖上印章。
然后,李瑄踏上黄土,迈入祭坛,在鼓乐齐鸣中,进行祭天仪式。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李瑄这段时间一直喊天命,但他深知努力还要靠自己。
祭天是以独享祭祀天帝权力体现他的合法地位,也为向百姓展现“君权神授“的观念,维护皇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