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袍染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听着周围人的谈论,高松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无论是立教的三观,还是沙门倡导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俗,都与中原截然不同。
这并不是贬低,只是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原人看来是很难想象的。
眼见如此情形,无论是儒家门徒,还是沙门弟子,都是瞪大了眼睛,看着被绚烂光辉包裹着的邱言,心思各异。
就三僧想法兴起的瞬间,冥冥中的一点因果产生了变化,大梵寺的未来隐隐显现,山门震荡,诸多真言之力从八方汇聚过来,竟而落到了邱言魂中!
那空慧的主张,与儒家、道门辩论,就是为了确立这么一个名头,定下正名,才能不被斥为歪门邪道。
邱言的这列字看上去简单,但其中蕴含佛光与儒言,释与儒只要境界足够,都能清楚的品位出深意,对在士林学圈传播,有着不可估量的帮助。
下一刻,因为星光罩,与信民间逐渐模糊的联系,又重新清晰起来!
蓦地,邱言心中闪过一点灵光,感到神灵身那里有了一点转机,但正体会变化,血肉身耳边却响起一声满含痛苦的闷哼,那对面的九韵斋主身子一歪,往前趴倒,眼耳口鼻流出鲜血。
……
东都诸书院的弟子,不由的就相互询问,连心有仇恨的九渊书院门人,都顾不得许多,暂时放下了心结,下意识的交谈了起来。
要知道,在那竺坨兰,佛教徒的社会地位非常高,一入沙门,就算是面对世俗的父母,都再也不需要跪拜,有的时候,反而可以接受父母的跪拜。
“合而明……”
“话虽如此,但这一句如果能流传出去,确立权威,就给我等立足确立了理论基础,从此有了根基,不必再为了传播佛光而绞尽脑汁。”
不过,定下名头的方法有许多,如果有声重之人承认,同样能有帮助。
三人里的最后一人空义,则是主张言传身教,通过在民间行走,引领普通民众,从而潜移默化的传播佛光。
而那空性,则主张走上层路线,即透过人脉,将佛教传播到王朝的上层,甚至做出适当更改,来迁就权贵,最终通过统治阶层的力量,强行扭转中原的祭祀和传统。
“这不含佛光的纯粹真言之力,竟有这般妙用?嗯?这是……对因果的运用?莫非这九韵斋主将我与他的因果相连,就是参考的这种法门?这或许可以让我本来的计划,更加顺利……”
“这异状,绝对不是我等的错觉。”
不远处,大陈先生、周仰等大儒眉头皱起,看着邱言脚下,那块自行弥合的地板,沉默不语,目光锁定着那一列字。
……
与之相比,那沙门三僧,看着这一列字,从中品味出一点佛光气息,先是一愣,跟着眼中流露出一点喜色,却也夹杂忧愁,对视一眼,靠着默契,知晓了各自想法。
只是,外来学派,所倡风俗与传统迥异,要从中撷取,终归要有名头,不然就可能演变成破绽,被其他学派抓住攻讦。
以他们的感触,自然能从字中感受到一股熟悉的秩序气息。
与之相比,佛教作为外来之道,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水土不服。
“又是异象?听说这邱言,几乎走到哪里,都有异象相随,老天何故如此垂青?”
“我等取经归来,在这国都之地定下山门,为的就是揽中枢而南望天下,怎料儒家在前,道门居中,生出诸多阻碍,步步维艰,就是缺乏了立足点,如今有这邱言,他念合秩序,用人道之语来说,便是大儒,只要他的名声确立了,所说出的话,也就有了分量,到时……”
“不,看刚才的那情形,像是他写出来的那列字,有什么特殊意义,才会让异象降临……”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身领一家学派,一举一动都要深思熟虑,一个不查,就要连累整个学派,乃至影响历代传承。
但大瑞秩序健全,又有儒道等显学流传,尤其是儒家,崇尚的是秩序、天命,提倡的是内圣外王,乃是中土人道的秩序之本,那种种传统,早就潜藏在中土人的心底,为一国之文化。
一笔既成,邱言心中萦绕着的诸多信息、声音,顺着感觉倾泻而出,与指尖的水滴凝结起来,最终灌注到地上石板。
咀嚼着这个词,回想起与三僧背后意志对辩时的情景,三儒渐生启发,注意到触类旁通之处,以它山之石攻玉,壮大自身学派,并非罕见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