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130章 成皋【1 / 1】

楚秦一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众人的围观之下,洛阳士卒来回翻滚。由于船舱面积有限,翻滚必须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稍大就有落水的危险,所以还是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并多加练习。至于陆战时的射法,则沿用王龁设计的两排轮射之法,后排在前排俯身开弓之际放箭。

其余部队在前队三十里外,分别沿洛水和伊水屯驻。从河东和渑池来的一万人屯驻于洛水,那里是周王宫的故地。秦武王将周王赶走后,这里周王就一直没有回来居住,但依然有人打理,周围也还是繁华地带。从关中和宜阳来的一万人则在伊水边屯驻。伊水沿线基本是农业区,虽然没有洛水一带繁华,但也是乡邑遍布。这两处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供应一万人的食宿没有任何问题。蒙骜则将自己的大帐设在两河之间的一座城池内,他的亲营五百人在城池四周屯驻。

在蒙骜的大帐中,其实还秘密住着秦相吕不韦。

吕不韦所献的伐东周之计,其实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大张旗鼓地从宜阳、渑池、洛阳征兵,讨伐东周,目前其实是激怒并调动韩军。在洛阳周围征兵的同时,关中和河东的征兵工作其实已经开始,只不过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洛阳方向,那些地方的动向被人忽略。

洛阳撤军,吕不韦就封,都是在这个大背景下采取的行动。从洛阳前线回到宜阳和渑池的有功人员,立即成为新征募士卒的核心;而投降的韩军也被编入部队中。

在得到咸阳进一步征兵的命令后,渑池和宜阳都明白,秦、韩的关系已经破裂,自己必须在两国之间做出明确的选择。韩腾到达宜阳后,冯亭服毒自杀,但却把冯劫和冯无疾托付给韩腾。韩腾对咸阳上报说,冯亭暴病而亡,咸阳就任命韩腾代理宜阳大夫。

到渑池的冯无疾是跟着吕不韦来的。渑池丞统领渑池营在洛阳得胜而归,立功受爵。吕不韦和冯无疾到来后,渑池大夫依然不敢硬抗,索性托病不出,把渑池的管理权全都交给渑池丞。渑池尉挨了四十板子,本来还想到韩王那里告渑池大夫一状。伤还没完全养好,秦人就强势前来,显然是将渑池当作自己的县来管理。渑池尉也只能躲在府中,不敢出头,等待时机。

宜阳和渑池都是大县,人口近十万,原有五百人和投降的数百人都还没有解散,以此为核心,再扩征三四千人问题不大。但这也就意味着两县的精壮已经全都被征发,为秦国作战;而一旦战胜,他们也将按秦国规矩受到封赏,任何拒绝这么办的人都会成为他们的仇人。也就是说,秦国已经事实上控制了这两座县城。

率领宜阳军和渑池军的,分别是宜阳大夫韩腾和渑池丞,冯劫和冯去疾也都参与军事。

有了蒙骜亲临前线指挥,还要暗中把吕不韦派来,原因在于与韩军的作战不打算硬拼。虽说秦军兵力账面上有三万人,其实洛阳、渑池、宜阳的士卒战斗力还有疑问,甚至忠诚度如何也没有把握。真正能打硬仗的,只有河东和关中的一万人。但靠这一万人硬对韩军,最可能的结果是两败俱伤。所以应该尽量争取外交解决。是以,吕不韦亲自来到洛阳,就近全权解决与韩国的战和大计。

从洛阳到郑国的商路是当时重要的通商大道之一,每天往返于这条商路上的人不计其数。吕不韦将暗探散入这些商人中间,可以及时得到郑国的第一手资料。秦使十一月进入郑国后,韩王置之不理一个多月;与此同时,成皋方向则不断向巩城增兵,巩城的兵力已经达到一千多人。

从巩城吕氏商铺得到的消息,由于东周公的离去,巩城内十分空虚,而在秦军撤出后,进去了许多流民,城内的治安状况十分混乱,这一千多韩军要维持城内的治安都十分吃力,更不用说进行守城作战了。

吕不韦与蒙骜商议后决定,大军沿伊、洛而下,先行抢占汜水一线,威胁成皋。巩城一千多韩军目前看来不足为患。于是大军于次日启程,洛阳尉假五大夫率领前军一万人沿洛水直逼巩城。在行进到距离巩城二十里时,巩城内的韩军弃城而逃。

洛阳尉一面派出一千人占领巩城,一面派出五百人乘船顺流而下,越过韩军,堵截韩军过河,其余部队则跟在韩军后面前进。韩军出城后行不到十里,队伍就垮了。率队的韩公子放弃部队,带着家臣驱车狂奔,终于赶在秦军船队之前到达黄河边,从那里佣船转到汜水上岸,进入成皋城。

洛阳军经过一个月前的一战,有了抓俘虏的经验,他们沿途高声叫喊:“降者免死!”成皋与相距洛阳不远,无论是语音还是着装差别不大,对成皋士卒有很大的心理抚慰作用,他们的呼喊似乎比身着秦服,说秦音的人对他们更加可信。不多久,那一千人除了少数逃脱外,大都曳兵来降。

在后面的蒙骜听说前军已经占领巩城,并抓了大批俘虏,心中大喜,催动洛水沿线大军往巩城而来。另一方面,伊水沿线的军队则沿洛水右岸急进,占领了巩城对岸平原上的诸乡邑。

这天夜里,成皋和巩地的秦军都在厉兵秣马。秦军已经重新夺取了巩城,没有损失,肯定可以得到“盈”,全军又能普晋一级。前军抓了俘虏,每人算两级,又增加了两千级的战功。如果还能拿下汜水关,又可以加一爵,这一战就有了三爵。对秦国可能别的印象不好,但在军功问题上从不作弊,那也是所有人都知道的。这么一算下来,至少二百亩地,多的可以到三百亩地,这是许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那怕只能实现一半,也是巨大的收获,这辈子也值了!

成皋大夫则急报郑城,巩城已经丢失,汜水也危在旦夕。军使连夜骑马从山路急驶往郑城,一夜急驰近二百里,于次日到达郑城,报到韩相府中。

韩相急忙面见韩王。韩王道:“秦人一日即得巩城耶?”

韩相道:“然也!”

韩王道:“此非宜阳、渑池、洛阳之士所能为也,必有秦士精壮者出焉!”

韩相道:“秦先战长平,复战邯郸,又出南阳,击颖上、河内、河南,其力终不屈。王固知其力强,非诸侯所能敌,故一入咸阳朝天子,再入咸阳致吊祀,忍人所不忍,计社稷之久长也。今兵出于巩,昔之所为,尽归于无。如之奈何?”

韩王道:“昔寡人献上党于秦,秦赵相争数载,两相杀伤。韩遂复得上党。今者欲献一城于秦,令秦与诸侯斗者,其可乎?”

韩相沉吟道:“此所谓饵虎令斗也。”

韩王道:“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韩相道:“惟其饵不可不甘!复以上党饵之乎?”

韩王道:“事可一,不可再也!”

韩相道:“将复何饵?”

韩王道:“尽嵩山之所有尽与之,奈何?”

韩相故意大惊道:“此秦之出,即至郑郊也。”

韩王道:“亦出梁郊!魏之所惧,必倍于韩。魏籍秦赵之争,练兵十万。败秦军于邯郸,攻尽陶、卫之地,私平陆之都,击楚于睢阳、蔡、召陵。兵四布于天下,亦一时之雄也。必也令其与秦斗,乃得其用。”

韩相道:“魏太子现在咸阳,恐魏王必不与秦斗也。”

韩王道:“尽上党以与秦,赵必与秦争,何也?邯郸危矣!尽嵩山以与秦,魏必与秦争,何也?大梁危矣!”

韩相道:“王必秦不攻韩乎?”

韩王道:“以成皋盟于秦,而秦犹攻之,天下将不割地与秦也!”

韩相狐疑不定,但也只得以此见秦使,再三致意,称韩必忠于秦盟,今事有蹉跎,皆当事者不体王意。虽然,王亦有过焉!愿献成皋于秦,以息秦怒!韩相如此的低姿态,倒令秦使疑惑不定,准备好的狠话一句也说不出。只得道:“臣将致王意于敝邑之王!”

韩相好生招待,将秦使送出郑城。秦使立即驱车取道密城,入洛阳见吕不韦。

这两天,蒙骜只在洛水入河口准备攻城器械,并未立即出兵成皋。但小股哨探还是不断出现在成皋城下和汜水沿岸,给守军造成强大的压力。

秦使到达后,吕不韦立即召集了蒙骜、韩腾等人商议。蒙骜道:“若不战而得成皋,此上之上者也。春天将至,士卒将归于田亩,未便久居野外。和之可也!”

吕不韦让秦使回报韩王:“秦相将至洛阳,愿与韩相会而盟也。”

几经协商,双方议定,韩、秦两国相于轘辕关会盟。在此期间,秦军撤回洛阳,而韩军也不得进入巩城。

随后,双方各带五千人,在轘辕关相会。但由于轘辕关十分狭小,几乎容不下一万人屯驻。于是约定各带五百人入关,其余人在关外屯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