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阿山小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加征商税的命令已下达数月,朝廷三令五申,然而征上去的税,却并没有翻倍。
征税官员的腐败层出不穷,已经到了朝廷不得不大力整顿的时候。
这篇社论刊登在大明日报的角落里,并不引人注目。
大多数人都将注意力放在了皇太孙册立等大事上面。
而变征商税之事,朝廷已经喊了很久,可一直都是光打雷,不下雨。
大家也自然而然的不太放在心上。
只有极少数政治嗅觉十分敏锐的人,才觉得这篇社论的来头,恐怕不一般。
因为此前《大明日报》上刊登过不少有关商税的内容。
但基本上都是对朝廷变征商税的摇旗呐喊,讲述商税变革的种种好处。
而这篇社论,则是给人一种正磨刀霍霍,准备对征税官员下手的意味。
或许,这便是太孙殿下新政要砍下的第一刀?
……
被册封为皇太孙后,朱允熥又搬回了东宫。
原来的吴王府,则全部划为归《大明日报》使用。
随着《大明日报》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员越来越多,之前的地方早就不够用。
腾出来的吴王府,正好可以满足其需求。
与报社在一起的,还有探听司,以及刚刚成立,正在秘密进行人员招募和培训的大明情报局。
探听司本身就是打着为《大明日报》打探消息的旗号,合在一起办公,也理所应当。
大明情报局则是以《大明日报》国外分社的名义。
这样方便派出谍子去别国潜伏。
在必要的时候,情报人员可以摇身一变,变为《大明日报》国外分社的记者。
若是身份暴露,需要大明官方的救援,也有了名义和借口介入,便于处理。
情报局与报社合在一起,只在内部分开,对外还能掩人耳目。
金陵城人口上百万,鱼龙混杂,未必没有别国派来的谍子。
若单独设立办公机构和地点,就很容易暴露于人前。
将其隐蔽置于《大明日报》总部的里面,既方便姚广孝办公,也巧妙遮掩了人员身份。
原来的献王府,则变为了大明银行的总部。
大明银行扩张速度的很快,原来的旧址,早已不够用了。
如今朱允炆被圈禁,献王府空置,正好将其利用起来。
王府占地极广,用来给大明银行作为总部办公,绰绰有余。
……
东宫。
在雯儿的伺候下,刚刚起床的朱允熥洗涮完毕,一边吃早餐一边看起了刚刚送过来的《每日简报》。
册立皇太孙的程序非常繁锁,祭告天地、祖宗、社稷等事情,都必须亲力亲为。
几天下来,可将平日里养尊处优的朱允熥累惨了。
如今总算结束,又可以重新过上悠闲轻松的幸福生活。
与大明日报以及朝廷的邸报不一样,《每日简报》是一份绝密报纸。
这份报纸汇编完成后,阅读者只有一个人,那便是朱允熥自己,外人皆不得翻阅。
除非有朱允允熥的额外批准。
老朱处理朝政,每天批阅数不清的奏章,即便日以继夜的007仍然难以完成工作。
为了防止自己遗忘事情,老朱甚至在居住的房间内贴满了各式各样的纸条。
做完一件事,便撕掉一张。
这种处理方式,也幸亏是老朱精力旺盛,抗压能力远非常人所能及。
要不然,换上一个普通人长期如此,恐怕要不堪重压而精神分裂了。
但朱允熥翻阅过大臣们递交上来的奏章,发现里面至少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没有任何用的废话。
剩下的百分之十,绝大多数也都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
真正高价值的内容,不到其中的百分之一。
因此,朱允熥便命令负责处理奏章的通政司将奏章内容制作成摘要,汇总为简报。
比如说,御史,给事中,大理寺卿等等十几个人一起弹劾户部尚书,如果朱允熥要看奏章的话,仅是将十几个人弹劾奏章看完,都需要花费大半天的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