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一百四十七章 太孙新政的开始,让世界臣服于大明!【3 / 3】

姜阿山小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汇编在简报上,就变成了一句话的内容。

写得再详细一点,也不过是两三段文字罢了。

再比方说,地方官员上报灾情,军情的奏章,因为不同的官员都会上报,许多奏章内容都是重复的,大同小异,汇编到简报上,就非常节省时间。

至于大臣们上交的贺表等,那便更不用说了。

一篇篇看起来很耗精力,完全没有必要。

汇总后处理,才是正确的方法。

通政司的官员接到奏章,必须在大堂里面当众打开,以防止有人私藏奏章,遗漏重要消息。

打开后便进行摘抄,再由三名不同的官员进行三次审阅,确认内容摘抄无误,再整理汇编为简报。

原来的奏章,则在抄录两份之后,分别放入三处不同地方的进行档案封存。

如果朱允熥在看简报的时候,觉得这个消息很重要,想进一步了解情况,要查看奏章原文,再由有司官员取出来,送到他面前。

如若不然,就不必要了。

几百份奏章,汇编后变成了薄薄的几张报纸,皆是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写成,只需要半个时辰,便可全部看完。

至于批阅,也十分方便。

首先是大部分奏章所禀报的内容,只是告诉皇帝知晓,实际上并不需要皇帝亲自批阅。

六部和其他有司衙门自己就会处理。

所谓的皇帝批阅,也无非是在上面写一个“知道了”。

这种奏章,在简报上汇集起来,朱允熥一样的批阅。

比如地方几十名官员上奏章分别报灾,批示该怎么处理就行了。

本来就是一件事,用不着分别做不同的批示。

再加上看的又是简报,效率可以说提升百倍都不止。

其他的奏章,也是同理。

除了摘取的奏章简报之外,他每天还会看探听司汇聚起来的情报,同样也是一份简报。

正好与奏章里面的内容互为对照。

既能防止官员在奏章里面谎报消息,又刚好印证探听司的情报打探能力。

若官员呈上来的奏章和探听司上报的情报内容一致,则基本可以判断为真。

否则,就要好好复查一下了。

看完这两份简报,可以说,朱允熥对整个大明的动向,都一清二楚。

这实际上是后世现代国家通行的措施。

相比封建时代的大明,后世现代国家治理的复杂度何止是增加了百倍。

国家元首每日需要处理的事务之多,更是这个时代的人难以想象的。

一般而言,后世现代国家会由情报部门,国家安全部门等汇编重要情报信息,供国家元首了解情况。

比如说,鹰国的大统领,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情报局递交的《每日简报》,让其对国内乃至全球的事务,都有清楚的了解。

若非如此,若是按老朱之前那种低效的方式,一件件批阅奏章,后世的国家元首累死也处理不完。

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朱允熥正是从中得到启发,才将这项措施,引进到了大明。

老朱需要没日没夜的007才能完成的工作,他一个小时就做完。

接下来便能闲哉悠哉的享受生活了。

今日的《每日简报》并没有太多重要的事情,朱允熥利用吃早餐的间隙翻阅了一下,接着又随手批阅完毕。

他的心中浮现出筹谋已久,即将实行的另一项重要计划——招募并训练新军。

要开启对倭寇乃至倭国的战争,靠大明原来的旧式军队,是行不通的。

并不是说打不赢。

大明建国不久,士兵们都是百战精兵。

将领也是久经沙场考验的老将。

这个时代的大明军队,打赢倭寇还是不成问题的。

只是那样做太低效了,会造成大量的伤亡,以及财政上的沉重负担。

朱允熥想干脆利索的将倭寇全部剿灭,令倭国从此臣服,便需要一支全新的军队。

一支大明从未有过的强大海军!

他要让这支军队成为大明最锋利的剑。

兵锋所指,整个世界都将在大明的坚船利炮下颤颤发抖,为之臣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