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阿山小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离开都察院后,杨士奇登上马车,吩咐车夫迅速朝着政务处赶去。
朱允熥已然降下圣旨,明日即将召开大朝会,专门讨论血书求救之事。
在这之前,政务处必须拟定出一套可行的章程。
否则,明日陛下问题,他们这些身负重任的政务大臣,若是茫然无措,不知如何应对,那可就是真正的失职,有负陛下的信任与重托。
杨士奇坐在马车里,身子斜倚在车厢壁上,缓缓闭上双眼。
他的脑海中,如同放映着一部无声的影片,开始细致地复盘起近日发生的诸多事情。
这是他多年前便养成的习惯。
圣人曾言:“吾日三省吾身。”
杨士奇每日都会在脑海中回顾自己的言行举止,审视是否在某些地方犯下错误,并暗自提醒自己切勿再犯。
正因为他始终保持着这般严于律己、勤于反思的习惯,才使得他在如此年轻的年纪,行事便已如此稳重、睿智,展现出远超同龄人的成熟与干练。
今日与那御史发生的那场口舌之争,着实有些冲动,实乃不该之举。
日后在这等言辞交锋之事上,务必要更加谨小慎微才是。
这些时日,朝廷里可谓是风云变幻。
与女真三部的战争,大明军队大获全胜。
此役过后,蓝玉在女真三部雷厉风行地开展土地改革和税制改革。
消息传至大明本土,瞬间在朝野上下掀起了轩然大波。
陛下闻此捷报,龙颜大悦,旋即降旨,要在金陵城举办一场盛大无比的庆典,以迎接凯旋归来的远征将士们。
此前,张辅、朱能二位将军率军远征草原,一路势如破竹,一举剿灭北元王庭。
而后便一直驻守在草原之上,后面又随蓝玉一起出征女真。
如今,草原已然平定,女真三部亦被征服。
朝廷顺势在当地设立行省。
原来由远征军代管的对草原和女真三部事务,也正逐渐交付给朝廷派遣的流官负责。
出征的将士,也就该回朝了。
不过,杨士奇心中明白,陛下此时下旨举办庆典,其目的绝非仅仅是欢迎将士回朝这般简单。
更为重要的是,陛下欲借此次大胜之威,为蓝玉等人撑腰壮胆。
令那些对蓝玉推行改革心怀不满的人,不敢擅动。
同时也给在女真三部实施的土地改革和税制改革争取更多的时间去稳固和推进。
不得不说,陛下这一招着实高明,收效显著。
朝廷上的诸多官员,虽有不少人对蓝玉在女真三部的改革私下里腹诽不已。
但在这当口,却无一人敢站出来公然反对。
更无人敢上奏章弹劾蓝玉。
毕竟,蓝玉身为此次出征女真三部的主帅,无论如何,对女真胜利的光环都笼罩在他的头上。
即便有人知晓这场战争实则是朱允熥精心谋划。
真正发挥关键作用的乃是大明情报局。
是靠收买和分化瓦解之策才征服了女真三部。
但蓝玉作为主帅,这“捡来”的功劳也是实实在在的,无人能够剥夺。
况且,他如今在女真三部进行的改革,亦是为了稳定当地局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算是一种“军事辅助”措施。
在朝廷大张旗鼓筹备庆典的关键时刻,又有谁敢如此不识时务,去弹劾这个刚刚立下赫赫战功的蓝玉呢?
即便那些人心中满是怨恨,此刻也只能无奈地咽下这口气。
然而,这些人虽不敢对动蓝玉,可对于那些上书言事的书生,却是毫不手软。
别看如今朝堂内外要求改革的呼声颇高,上书的书生亦是络绎不绝。
但只要朝廷的官员们沆瀣一气,联手打压,要镇压这些书生,不过是轻而易举之事。
想到此处,杨士奇掏出了之前那封藏于怀中的书生上书,再次展开细细读了一遍,又看了看另一封求救血书,脸色顿时变得阴晴不定。
良久,他才轻声低语道:“这天下局势,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本就如同棋盘上的棋子,相互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
“陛下想必早已料到他们会对上书言事的书生下手,正好借此血书求救之事大做文章。”
“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是……”
他的声音慢慢消失不见,缓缓闭上双眼,陷入沉思,渐渐地,心中已然有了些头绪。
……
后宫。
庭院里一片静谧。
老朱正惬意地躺在藤椅之上,双目微闭,养神休憩。
身旁,两名宫女手持蒲扇,轻轻摇曳,为其驱赶着暑气。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