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大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父皇,儿臣还有话说。”
赵祈佑赶在群臣高呼万岁之前,赶忙说道。
“嗯?齐王还有何事?”鸿帝刚舒展的眉头,又拧了起来,问道。
“儿臣觉着,太子之策甚好。但若强征天下商贾出银钱办灯会,恐会让一些商贾不满,再者有些小商贩未必愿意出这个钱。”
赵弘安闻听此言,回过头来盯着赵祈佑,目光如剑,冷笑一声:“皇弟,本宫所进之策是让天下商贾捐募,到你口中怎就成了强征?”
“是是,太子殿下所言极是,是臣弟口误,太子殿下勿怪。
赵祈佑连忙赔了笑脸,腰躬成九十度,直言自己口误,然后又似自语一般如加了一句:“但即然是捐募非强征,谁又敢保证那些商贾会捐呢?”
“呵呵,齐王,怎么有此担心?”赵弘安冷笑道:“父皇乃万世之明君,大周的商贾皆承浩荡皇恩,天下百姓皆万众归心,只要父皇旨意一下,愿捐募的商贾自如那过江之鲫!”
“但若父皇下旨让天下商贾捐募,那岂不是又成了强征?”赵祈佑依然保持着恭敬的姿态,嘴上却是一点不软。
“哼!齐王,依你之言,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本宫倒想听听你有何高见!”赵弘安怒道。
赵祈佑依然笑脸相迎,道:“臣弟自然是支持太子殿下之策的,只不过可否将此法完善一番,当为妥当。”
“好了,齐王,你有何想法就说。”鸿帝见得赵祈佑尽说些车轴之言,便直接问道。
赵祈佑收了笑脸,面朝鸿帝,道:“父皇,儿臣以为,太子殿下让天下商贾捐募甚好,但是自愿这东西较为考较人性,商贾逐利,无利必不肯为。”
“父皇要搭灯楼办灯会,可在燕安城中三十六条主街之上设灯楼名额,让商贾出价竞买灯楼与街道使用权。”
赵弘安闻言,嘲讽道:“齐王之言真是荒谬,你刚说天下商贾无利不肯为,何以让商贾自愿拿出银钱来买这灯楼使用权?!你当商贾都是愚蠢之人么!买这灯楼使用权,他们能得到什么好处!”
赵祈佑对赵弘安的嘲讽丝毫不以为意,道:“太子殿下稍安,臣弟自有办法让他们掏钱,而且是争破脑袋的那种。”
“哼,那本宫倒要洗耳恭听。本宫劝你莫要在父皇面前说大话,到时可是犯了欺君之罪!”
赵祈佑冷笑一声,他本就暗中控制着许多商号,他倒要看看赵祈佑如何让商贾自愿争着抢着掏钱搭灯楼办灯会。
鸿帝闻言也有些不信,问道:“齐王,你这是何意?太子说得不错,不可胡言。”
赵祈佑道:“儿臣并非胡言。”
“父皇,儿臣有一想法。可将每条主大街搭建灯楼的权限细分几段,采取竞价之法,让商贾们参与角逐,价高者方能获得,且此权限仅限上元佳节前后三日有效。”
赵弘安上前一步,拱手说道,“这般操作,竞价胜出者不仅可自行搭建彰显特色的灯楼,还能冠以自家商号之名,同时允许其在每个灯笼上书写所售之物。
如此一来,于商贾而言,是绝佳的宣传良机,他们定会踊跃竞价,不愁无人响应。”
此言一出,众文武百官皆面露恍然,这不就是拍卖么?
只不过从某个物品,变成了在街道上搭灯楼的使用权。
户部张兴常年与银钱打交道,自然也懂一些商贾之道,听赵祈佑这么一说,立即出班道:
“陛下,齐王此法妙啊!商贾买进卖出,恨不得天下所有人都知晓自家卖的是何物!上元佳节热闹非凡,逛灯会的百姓云集,商贾可趁此办灯会之机大肆宣扬自家所售之物,何愁百姓不知自家所卖是何物?”
赵祈佑紧接着说道:“此举不但能解决花灯银钱开销之困,且还能收上不少银钱入国库,百姓看了花灯聚了热闹,商贾也将自家所卖之物广而告之,此乃天下共赢。”
众百官听得赵祈佑的话,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么一回事,不由得都点头称好。
就连喜欢挑毛病的言官们也觉得此法妙不可言。
甚至有几个言官还出班言称,齐王此法,不但能促进银钱流通,还让百姓直观的感受到这盛世之景,实乃大善。
鸿帝也心甚喜,当即道:“齐王此法甚好!就按此法办之!即刻张贴皇榜于坊间!京兆府排出场地以供竞价之用!”
赵弘安的脸色冷如寒霜,这向商贾要银钱一法,原本是他提出来,如今风头却被赵祈佑抢了去,一口牙差点咬碎。
“父皇,儿臣还有一事。”赵祈佑又道。
鸿帝此时心情大好:“齐王尽管说来便是。”
“儿臣的盐业总司也想搭这灯楼,正好给各商贾起个模范,只要儿臣办得好,就不愁那些商贾不去竟价。但盐业总司做的是让利百姓之事,实无那个实力参与竟拍…”赵祈佑讪笑着道。
“哈哈哈,你这孩子,难得你想得如此周全!不就搭个灯楼么!许你在盐业总司门前左右五十丈街道内搭建,不用竟价。”
鸿帝哈哈笑道,也不称赵祈佑为齐王了,直呼孩儿,言语中的宠溺言溢于表。
“谢父皇。”赵祈佑连忙谢恩。
“一事不劳二主,这街道灯楼竟价一事,你也参与其中,协助京兆府,必要办好!”鸿帝又加了一道旨意。
“儿臣遵旨。”赵祈佑躬身领命,道:“儿臣这就先去安排盐业总司的灯楼,必将此事办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