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151章 宜修51【1 / 2】

绿打芭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日皇上的话实在太过震耳欲聋,皇上为了凸显皇后的尊荣,连自个都贬低了……谁还敢再提有关于皇后的话题。

京中早已有皇上和皇后感情好的传言,只看皇上膝下只弘暘一个皇子,现在也没有册封嫔妃,就都知道,那传言都是真的。

那礼部官员本来只是按着祖宗规矩,提醒皇上‘后宫不得参政’而已,谁知就惹了皇上大怒,直接就被撸了。

几个前皇子现王爷也不搭腔,皇上和皇后有多好,只看每次新年进宫赴宴时,那会的皇上都是第一个去接皇后的……

这还只是他们亲眼所见,再加上还有十四这个走的近的,说话无意间就能带出几分。

再说了,不提他们的感情,单看皇后帮助了皇上多少,皇上再多特例也不足为奇,谁也没开口自讨没趣……

……

接下来,就再没人关心这个了,因为皇上开始了一天三道下发圣旨,六部谁也别想闲着。

礼部操持着登基大典和封后大典,皇上还要求同一天举行,谁劝都不行。

群臣因为之前那一出,还有皇后本身在民间的声望,觉得破例一些也不是不行。

可谁成想,皇上那之后就像专跟礼部过不去,上的折子被一遍遍打回,还骂他们怠慢皇后……

日月可鉴,这封后大典上的一切服制规格,与皇上自己的想比,也就差了一筹了。

说句大不敬的话,晋封太后的折子,全都是按祖宗规矩来的,一点没改动,一遍就过了……

礼部因此几乎快挠破了头,后面吏部尚书没法,悄悄去求了十三爷怡亲王,怡亲王也是好心指点了几句:

“皇后娘娘的册封仪式,还得再隆重些,比着皇上的登基仪式,或者超些也无妨……”

礼部尚书当时听闻就是一脸恍惚,回去后恨不得直接上折子乞骸骨!

当什么礼部尚书,不如回家种田养猪!

反正也要辞官了,走之前他定要质问一番!

皇上您想献殷勤讨好皇后,是不是也要看一下场合?您晚上便是回去伏低做小都没人管,那可是登基大典,您在百官万民面前做什么呢?!

夫纲还要不要?皇家体面还要不要?

可最后到了皇上跟前,皇上只居高临下的看了他一眼,礼部尚书是大声说话都不敢……毕竟前车之鉴这会估计还在去宁古塔的路上。

就这样,礼部尚书挎着一张脸,回去翻史书看典故,想方设法的平衡好两位主子的主次,但又不能做的太过。

毕竟文武百官都看着,到时候,御史不敢骂皇上,还不敢参他们礼部不敬天子吗?

至于敢骂皇上,敢血溅金銮殿的御史……前两天那血就刷干净了。

每日上朝,礼部尚书看着其他五部尚书,眼睛的羡慕藏都藏不住……

……

礼部尚书的目光,引起了旁边的挂着硕大两个黑眼圈的吏部尚书的注意。

看出他的羡慕,吏部尚书眼神一瞬间都好似变成了恶鬼。

你这个按着章程操办个大典的人,有什么好疲惫,好叫苦的!

你个老东西根本不懂他这些天都经历了什么……

吏部本就负责文官的选拔、考核、任免及封赏,新皇上位大换血,吏部尚书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果然皇上大刀阔斧砍了好些人的脑袋,按皇上的话说,这些人去了宁古塔都是脏了那片地……

这些官员大多是朝臣都心知肚明的,犯过的罪,有什么勒索、贿赂、贪墨、跋扈、办事不力、草菅人命等等……

这里面有捐官的,有与某位大臣沾亲带故,也有之前是某位爷的下属……

估计是皇上早就对其有所不满,所以一上位就干脆抄家斩了。

可没想到,除去这些,皇上几乎是对整个大清各地州府上到刺史,下到县令都有调度。

而且接任的官员人选除了早已内定的,都要慎之又慎。

当然,也没说马上就要完成,大规模变更官员容易交接不当,耽误民生。

但皇上要求他拿出一份详细的评估官员的卷宗,这些年执政方面的优缺点,有些重要的位置,甚至要求事无巨细。

而且若发现他有不实之处,他这个吏部尚书也要被调度了……

吏部尚书当时只觉天塌了……京城的还好说,他为官多年,打眼一瞧,就知道谁肚里藏着什么鬼。

可离了京城,尤其是天高皇帝远的偏远之处,他怎么办?

虚报功绩,抢夺下属功劳,草草糊弄政令的事等等,屡见不鲜,他怎么从折子上分辨真假……

皇上又拿出了一份,他可能早就写好的官员考核制度,让吏部尚书拿回去仔细看,若无错漏,就要改革官员的选举考核制度。

是啊,前头的差事才有个头,他连填补之前空缺出来的官员都还未选定出来,这又有差事在等着他了。

想到这里,吏部尚书眼前一黑,甚至想直接晕过去……

……

吏部尚书是想晕过去,户部尚书却是已经两眼发直,神魂都不知道到哪去了。

他的差事至今为止并不多,皇上还没有要大兴土木,或大量花银子的举措……反而因为抄家得了不少进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