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凉山的校长
见这假发居然真的卖出去了,唐彩霞等人大眼瞪着小眼,都十分震惊,同时也对那两顶假发产生了好奇。
只可惜,那两顶假发全部都卖出去了,不能让她们拿来看一看。
唐彩霞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这假发一顶卖多少元呀?”
宁清茹道:“一顶每天的工费是两元!”
宁氏工厂对于工人的待遇一直不错,普通工人每天的工费是大概13元,而宁清茹这边编织假发的工价因为找的都是有经验的手工编织员工,相当于带点技术的,稍微高一些,工价大概是15元每天。
也就是说,如果刨除假发收购的成本,那么每顶假发每天能赚五毛钱,可别小看这5毛钱,一个月下来就是十五块呢。
“价格也太高了吧!如果我没记错,这两顶假发实际上花了五十天,那岂不是足足100块一顶了!”唐彩霞被这个价格给震撼了。
宁清茹摇摇头:“不至于,随着我们技术的逐渐成熟,工人的逐渐熟练,假发的生产速度也会变快的。”
“外国人又不懂。”唐彩霞不假思索地说道,“给他们报一个固定的天数不就行了。”
宁清茹笑道:“你当外国人傻呀?他们能够远渡重洋来到这里,又直接定了这么多顶假发,说明本身是有一定经验的成熟商人,怎么可能这么好骗?”
而且,假发的工艺其实并不是特别难,如果这两个外国人发现宁氏这边不好合作,大可以拿着这两顶假发去找他们本地的工人和工厂,到时候宁氏假发别说赚个薄利了,连利都赚不到。
而且,宁清茹还有一层别的考虑,那就是中间商肯定是要赚钱的,成本越高中间商抬的的价越高,价格却是影响销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她不准备垄断什么假发技术,事实上,也根本就垄断不了,否则的话,后世怎么会出现假发随便买的情况?
更别提除了真发之外,后世还研究出了高温蛋白丝,这玩意儿拿来做假发可算得上是真正的物美价廉,宁氏假发如果想要长久发展的话,就必须在高温蛋白丝还没有发明出来之前抢占市场,成为有口皆碑的国民假发品牌。
当然,这些考虑的因素她是不会全部都跟唐彩霞她们说的,只是简单讲了一讲,因为大家都是做生意的人,所以她们很快也便理解了。
正当宁清茹忙活着假发的时候,宁氏诊所门前却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
这天,宁清茹刚准备出门,就看见门口不知什么时候坐了一位挑着扁担的老人。
那扁担的两端都是沉甸甸的粮食,分别是一担土豆和一担红薯。
那老人的脖子上挂着汗巾,还带了一个尿素袋,身上的衣服打着补丁,皮肤黝黑,却偏偏戴着一副眼镜,彰显着他读书人的身份。
看见这矛盾的穿搭组合,宁清茹收回了迈向摩托车的脚步,客气地问道:“您好,这里是宁氏诊所,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那老人彬彬有礼的说道:“您好,我找宁老板。”
“找宁老板干什么呀?”宁清茹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
那老人看起来有些局促,犹豫了许久,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从怀里掏出一张折叠着的,保存完好的报纸:“我是大凉山的乡村学校的校长,看见了报纸上说宁老板准备资助贫困学校的爱心午餐,我想,我们学校应该是够得着这个条件的。”
宁清茹算了算时间,大凉山是川省的,这个地方的贫困,她在现代的时候就有所耳闻,按照这个年份推算,此时那个地方应该是还没有完全通水通电通网,公路根本没有修过去,更别提后世的桥梁和隧道了。
可是,这位老校长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抵达了京城……
“川省离这儿可不远啊!”她笑道。
不怪她缺少同情心,实在是骗子横行,自从当着媒体的面说要捐助十所学校的爱心午餐之后,就有不少人找上了她。
其中不乏骗子。
这年头因为信息比较闭塞,所以骗子反而比现代人数还要多,好在骗术也更为拙劣,她识破了不少。
到如今,已经给了九所学校名额,大部分都是京城周围的山区,像这样从大凉山那边找过来的老校长,还是头一个。
可是,正因为地区偏远,所以她才更不好断定了。
毕竟,京城周围的可以实地考察,大凉山……难不成她要去那边实地考察吗?
不过既然人家都找上门了,她也不好推拒,便想着打探打探虚实。
那老校长带着一种谦卑而自尊的态度,说道:“我们是山下的公立学校,这次坐火车过来,一是想问一下爱心午餐的名额,二是想看看能不能够募集到其他的捐助。”
募集其他的捐款?这看起来更像骗子了。
宁清茹将他请进门,谁知,那老校长见她迟迟不把宁老板给请出来,竟从自己的包袱里头拿出了油纸包好的证件:“这是我的证件……”
教育局,好几个工作人员聚在一处,满脸为难地研究着眼前保存完好,但是难掩旧色的证件:“证是真的,可是过期了!”
“啊?证还能过期?”宁清茹听得满头问号,“那,这能不能证明证件的所有人是大凉山的校长?”
“不一定。”工作人员们摇摇头,七嘴八舌的说道,“证件上的名字是不是这个校长本人呢?”
“怎么证明他是校长呢?”
“按我说还是要实地考察一下。”
正议论纷纷之间,忽然有人道:“都别说话了,梁主任来了!”
在宁清茹期待的目光中,梁主任研究半天之后,摇摇头,把这些证件给收了起来:“小同 志,你先等几天,这些证有点问题,我拿去查一查!”
证有问题……
这几个大字沉甸甸的压在宁清茹心头,她骑着摩托回到了诊所,看见老校长还在等着,那被扁担压弯的脊梁,还有两袋粮食,看起来都分外的清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