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104章 看灯会【1 / 1】

三姑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村子里好不容易热热闹闹的过了个中元节,坐不住的大伙酉正(下午6点)不到,就三三两两结队的往县里去。

听说今晚县里可不仅有戏曲杂技表演,还有县令特地请来的打铁花表演跟相扑比赛。

往年有没有这么热闹,乡亲们不知道,但今年的热闹他们可不想错过。

毕竟现在他们手头可宽裕了不少。

走在路上的许多村民瞧见了叶苏念家的马车,便热情的跟她打起了招呼,“苏念,你们也去看打铁花啊!”

“是啊!”叶苏念撩开挂帘回道。

冬竹在见到村民时,就自动放慢了赶车速度,等村民跟叶苏念打完招呼后,他才加快了赶车速度。

“哎呦,真想不到苏念他们也去看打铁花。”看着马车离开的村民们有些感慨。

“是啊,我还以为她这么有本事的人,该是看过了才是。”有人附和她。

“你们刚才瞧见李四郎没?”

“瞧见了,长得可真俊俏,怪不得能娶到苏念!”

“听说他眼睛看得见了”

乡亲们就这么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走路。

因为今天是中元节,阳水县比往常热闹了许多,衙门怕马车太多,会堵塞,便派了差役守在城门口拦住外来的马车。

告诉他们所有的车马必须停在城外,只能人进去。

叶苏念还没开始苦恼,冬竹便说他留下看马车就行,他不爱凑热闹。

主要是,他感觉主子跟叶娘子之间,有种旁人挤不进去的感觉。

特别是对上主子那道赞赏的眼神时,冬竹更加确定自己的决定是对的。

叶苏念他们在城门口排了会队,耽搁了一点时间,所以进城时,天刚好黑了下来。

“苏念,这些灯好漂亮!”许香云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叹。

确实漂亮,叶苏念点头附和,高挂的花灯颜色不一,图形多样,在明亮烛火的照耀下,甚是可爱俏皮有趣。

灯下的长街上人来人往,热闹又喧嚣,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真是热闹的很,茶楼、酒楼等更是灯火辉煌,门庭若市。

“苏念,你看,这花灯好精致!”许香云高兴的拉着叶苏念往一个小摊走去。

叶苏念顺着她走过去,这花灯确实精致,不大不小的小船样式的花灯,上面还绘上了一条红白相间活灵话现的锦鲤。

她低头看向双眼放光的小安:“小安,喜欢吗?”

小安从惊叹中回神,点头又摇头:“喜欢,可我答应过阿娘,只要一样,我先看看其他在决定要那样。”

叶苏念听到小安这话,忍不住揉了揉他的头,“小安真乖!”乖巧的孩子总是惹人喜欢的。

“叶婶婶,我头发要乱了。”小安连忙抬手阻止,好不容易来趟县里,小安特地让阿娘给他绑了两个总角。

叶苏念收回手,笑道:“婶婶不小心弄乱了小安的头发,作为赔礼,小安可以让婶婶买一样你喜欢的东西,行吗?”

“苏念,没事,小孩的头发乱了就乱了,那要买什么东西。”许香云扯了扯要回话的小安,他们家已经承了苏念很多情了。

爹说了,能不麻烦苏念就不要麻烦她,东西能不收就不要收。

“没事,就当我替小乐崽回他小安哥哥送给他的布老虎礼物。”

上次小乐崽满月酒,小安可是把他外婆给他绣的布老虎送给了小乐崽。

叶苏念见那布老虎很新,就知道小安平日里肯定很爱惜这小玩具。

见许香云还要说话,叶苏念笑道:“香云,你确定我们要一直在这里讨论这种小事吗?其他的摊子我们还没去看呢!”

许香云见说不过叶苏念,想着等会买的时候拒绝就行了,便扬起笑容道:“是,我的错,我们往前面去看看。”

几人一路走来一路看。

赵荣强这位沉默寡言的汉子,见自家媳妇一手牵着儿子一手拉着叶苏念四处看,有些无奈扬了扬唇。

瞥了眼边上神色淡漠的李景谦,他不好意思挠了挠头,“四郎,小安他娘高兴起来就这样,她不是故意不让苏念陪你的。”

小安他娘明明在家的时候还特地提醒自己,去到县里后找个借口与苏念小两口分开,别打扰他们培养感情。

现在她把这事忘了不说,还把人家四郎丢在一边。

李景谦愣了下,随即便一脸温润道:“无妨,难得出来一趟,她们尽兴便可。”

他是想跟苏念单独游玩,可他更想苏念开心。

赵荣强本就是个疼媳妇的,不然也不会这么多年了,只要了小安一个孩子,所以他一听李景谦这话,便觉得他也没有那么高不敢攀了。

聊天也随意了起来:“四郎,你眼睛好了,可有想去做什么,我瞧你像我三弟一样,是个读书人。”

就那么随意站着,也掩盖不了那一身书卷气息。

这个问题李景谦还真没想过,毕竟他除了需要处理族里的一些事外,便无需在做什么了。

但在东江村村民的眼中,他却是个无所事事之人,整天让苏念跑来跑去干活的‘无用男人’。

短时间内,他不会回族里去,是该找个明面的活做,但又不能引起有心之人的注意,上次山匪一事,他们还没查到消息,还是谨慎些为好。

想到赵荣强说的话,他问:“村里可还需要夫子?”

反正这段时间族里事情不多,若是族里事多了,便让冬竹教。

赵荣强摇头,面露窘迫道:“村里现在没有教书夫子,那教学的院子很久没有夫子来了,他们觉得乡下给的束脩少。”

以前有教书夫子都是他们赵氏的人,可自从那些老夫子去世后,村子里就在也招不到外地的夫子了,一听说是去乡下教书,束脩给的又不多,就拒绝了。

所以村里就很少有读书人了,除了他家有些钱能送三弟出去读书外。

村里几乎没人会送孩子去读书了,都是送去做学徒的多。

不过,若是李四郎愿意去给村里的孩子教书,他们可以修缮一下院子。

赵荣强不等李景谦说话,便又快速说道:“四郎,若是你要教书,我会带人去修缮那院子,束脩这些我会让我爹跟你商量,你看”

他跟小云两人都商量好了,等赚了钱就送小安去读书,若是能在村里读书,他们肯定不想把小孩送去县里。

毕竟孩子还小,不在身边,他们担心也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