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六十五章 武举初试【1 / 1】

宁阿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武举初试当日。

整个京城满城轰动,作为三十年以来第一次武举,武勋们空前重视,势必要将武将的荣光,再次夺回来。

此次武举的场地设立在城西的校场,平日是御林军的演武场,闲杂人等不许入内,还是今日武举,开了特例才对外开放。

这校场人山人海,就连一旁的观武台,也早就被人挤满。

楚修竹嘴上说着不去,实则换了衣裳,在小厮的带领下上了看台。

他一眼就看见了顾时言朝他招手,心里忍着不快,换了笑脸,赶忙加快了脚步。

等坐定之后,顾时言抬眸道,“准备得怎么样了?”

“殿下放心。”楚修竹回答道,“我已经派人打通了关系,等策论的时候,她绝对没办法过关。”

顾时言点了点头,便不再搭理他,默默看向了演武场。

武举的初试上半场很简单,无非就是比力气,只要将两个特制的石锁举起就算过关。

不过由于人数众多,考官临时换了石锁,一下子淘汰了将近八成的考生。

顾时言不耐道,“当真无聊,也不知这些人来干什么。”

楚修竹一旁低声道,“殿下,初试而已,但凡有些本事的都不用参加,那些差一些的都使了银子,没意思也是自然。”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午,吃个午饭后,这骑射比赛也就正式开始。

骑射考试分步射和骑射,因为民间限制弓箭,所以科班出身的武人,对于这种考试来说,自然占尽了优势。

两轮二十箭,最少要射中一百步的靶子十五箭才能过关,从规矩上就已经极为苛刻。

第一组考生上场,楚欢歌就在其中。

凭着临时抱佛脚和造价不菲的弓箭加持,她总算是堪堪过关,只是这里边有多大的水分,楚修竹可是一清二楚。

最后这组颇为顺利,一组三十人,竟然有将近二十人通过。

楚流徽在第三组出场,身穿一身皮质硬甲,拿着那柄金弓,挽弓射箭,随着箭头没入靶心,不出意外二十箭全中。

不出意外,这一手箭术,自然赢得了满堂喝彩,纷纷为楚流徽这个唯一的女考生喝彩。

楚流徽其实有些后悔,反正这初试又不记名次过了就行,倒是有些太高调了。

一番激烈地角逐后,最后几十人脱颖而出,总算是杀到最后。

这次武举改了规则,在初试最后,加了一个策论环节。只有策论优秀的考生,才能经过考验,最后经过殿试,由皇帝钦点为武举人。

顾时言看着考生们入场,面色有些不对劲,“你确定真的买通了考官?”

“那是自然。”楚修竹自信道,“有了您的话,谁敢不听?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策论动起手脚来,简直太过容易!”

就在两人觉着大势已定时,突然一声唱和,全场瞬间安静下来。

“皇上驾到。”

谁都没想到,原本该在皇宫等候殿试的皇帝,居然忍耐不住,亲自到了考场。

顾时言变了脸色,赶忙起身相迎,打破了原有的计划。

皇帝招手示意,随后看向身旁的顾时烨,“你说皇后让朕过来,到底什么意思?”

顾时烨没有明说,只是含糊道,“恐怕娘娘怕父皇闷着了,给您找个理由出来散散心。”

“你倒是谁也不想得罪。”皇帝笑了笑,幽幽道,“朕本是不想来,可听皇后说了些魑魅魍魉,总觉着不过来看看,当真不放心啊!”

看着远处走来的顾时言,他叹气道,“这一个个,还真是让朕不省心。”

本来武举没有文试,临时加上策论后,也不苛责考生的水平,只需要按照题目,写清对朝廷局势的看法和领兵作战的思路便可。然而即使这样,仍然是难倒了一大片人。

楚流徽从小跟在秦定邦身边,耳濡目染之下,对于这策论一说,自然特别擅长。

等她抬手交卷时,才发现考生们都在埋头作答,楚流徽反倒是第一个人。

这般惹眼的操作,自然引来皇帝的注意。

他看着楚流徽,吩咐道,“把她的试卷拿来给朕看看。”

太监点了点头,便朝着考官耳语了一番,将楚流徽墨迹还没干透的试卷拿在了手中。

起初皇帝也没有抱太大希望,毕竟楚流徽身为女子,一身功夫了得不假,可她又没有上过战场,在格局方面往往落了下乘。

然而这试卷刚一入眼,看着那标题《论兵者》,皇帝便忍不住称赞道,“兵者诡道也。这个楚流徽当真有些能耐!”

随着内容逐渐深入,皇帝表情也逐渐凝重起来,楚流徽并未拘泥于所谓的大局观,而是以女子特有的细心,深入浅出,将如今大齐的时局分析得鞭辟入里,同时还对如何培养大齐的将领,给了一些亲身经历的建议。

许久之后,他将试卷递给两位皇子,感叹道,“这楚流徽若不是女子,活脱脱就是下一个秦定邦啊!”

顾时烨常年接触武将,对于策论颇有心得,看过之后也是觉着震撼。

反而顾时言心中不耐,草草看过之后,害怕惹了皇帝不快,不痛不痒地夸了两句,也算是过了关。

皇帝来了兴致,当场让人诵读这篇《论兵者》,让不少人听得击节称快。

仅仅用了这么短的时间,就写下如此佳作,尽管一些地方有些瑕疵,已经是极为难得。明眼人早就看出,皇帝如此推崇,恐怕这策论第一,早就有了人选,一定是楚流徽。

结果不出所料,皇帝破天荒亲启朱笔,将楚流徽钦点为策论第一名。

对于这个结果,众人没有人反对,毕竟谁要不服,只管有样学样,再将试卷当中国念一遍就好。

至于买通关系的楚欢歌,则是一脸怨毒,看着桌上不堪一读的策论,恨得牙都快咬碎了。

本以为楚修竹为她收买了考官,策论这一门即使不出彩,总也不至于名次靠后。

可是皇帝亲临,谁还有胆子动手脚,只能老老实实,给楚欢歌一个低分,甚至连皇帝的面都没见到。

随后,皇帝心情大好,当众宣布道,“初试结束,为避免作弊之嫌,二十名考生住在监院内,朕将择良日开启殿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