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卖国,可以用。
一旦要卖国,赵桓只能杀了再说。
赵桓和李纲聊着天,说着前线的局势,也说火药作坊制造灭金雷的事情,一切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金人要战,宋朝已经能战,不会像上一次那样举步维艰。
周瑾走过来,禀报道:“官家,李孝忠来了。”
赵桓吩咐道:“传!”
周瑾喊道:“宣李孝忠进殿!”
喊声传到大殿外,李孝忠听到喊声,棱角分明的面庞上,也浮现出一抹紧张。
三十出头的李孝忠,自小家境优渥,少年时就向往豪侠,整天和地方豪侠来往,有着一腔热血。
他希望为国效忠,可惜他是武人,更是身份低微的承节郎,有志也难以伸张。
朝廷主战,李孝忠看到希望,又担心李纲这样的文官瞎指挥。
思来想去后,写了一封奏折上奏。
没想到,真的直达天听了。
李孝忠深吸口气稳定了心神,大步进入殿内,看到高高在上的皇帝,下意识就跪地道:“臣李孝忠,拜见官家。”
赵桓神色柔和,吩咐道:“起来吧,不必下跪行礼。”
李孝忠规规矩矩的道谢,才站起身,心中仍是紧张无比,全然没有平日里的从容洒脱。
赵桓说道:“你弹劾李相公的奏折,朕全部看完了,颇有些胆大妄为。”
“只是你一腔报国心,念在你忠心耿耿,朕把李相公喊来,你和他当面对峙,说一说你奏折的情况。”
“如果是故意哗众取宠,朕绝不轻饶。”
“如果你言之有物,能说服李相公,朕也不吝提拔,给你带兵打仗的机会,让你一展所长。”
冷肃的声音响彻大殿,李孝忠心思却活泛了起来。
文官们,都是大老爷。
他弹劾宰相,本就是捅了马蜂窝,官家却给了他自辩的机会。
官家仁义啊!
李孝忠心中激动,朝李纲行礼道:“下官李孝忠,见过李相公。”
李纲受皇帝的影响,反而担心李孝忠态度强硬被杀,所以态度很柔和:“李孝忠,在官家的面前好好表现,不要辜负了官家的信任。”
李孝忠也愣了下。
他写奏章弹劾了李纲,等于是打李纲的脸,对方却态度温和,这还是跋扈的文官吗?
李纲,或许真的不一样。
李孝忠反而有些惭愧了,只是涉及正事,他没有半点退让,郑重道:“官家,臣之所以弹劾李相公,原因有三。”
“第一,本朝的文官都喜欢干涉军事。偏偏外行指挥内行,会导致战事混乱,无法审时度势。”
“不是每个人,都是范文正公那样的人。”
“第二,李相公已经瞎指挥过一次。”
“完颜宗望围城,李相公为了抢功,安排姚平仲去截杀金人大营,导致大败,姚平仲逃逸不知所踪,局面恶劣。”
“第三,大宋已经处在生死存亡之际,需要有威望的人主持战事。”
“李相公在文官内,尚且不能全面服众,更别说在军中。”
“李相公处理政务,筹措后勤,这是没问题的。军队不一样,军中崇尚的是强者,种师道这样的名将才能让各军配合。”
“文武并重,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这才是唯一的出路。”
“臣也不是反对李相公,相反有李相公的烈烈风骨,才稳定了人心,守住了东京城,只是不希望他再介入军务。”
李孝忠高声道:“臣肺腑之言,请官家明鉴。”
李纲面颊抽了抽。
既开心,又有些不开心。
开心,是他得到李孝忠的认可,说他有烈烈风骨。
不开心,是被看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