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纲担心皇帝发怒,劝道:“官家,臣觉得李孝忠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
赵桓也欣赏李孝忠。
只是李纲一腔赤诚,要用李孝忠,也要安抚李纲,不能凉了老人的心。
除此外,李孝忠也要敲打敲打。
太大胆了也不行。
赵桓眼神锐利,呵斥道:“李孝忠,你一个小小的承节郎,敢大言不惭抨击宰相,独你一人是忠臣、贤臣、良臣?”
李纲听到赵桓的话,顿时吓了一跳。
不好,官家动怒了。
按理说李纲被弹劾,他才是应该生气的人。可是他忠于皇帝,更希望皇帝往圣君、明君的路子上走。
当圣君就不能乱杀人,否则会被骂做暴君独夫。
他要保护官家的名声。
李纲连忙压下自己的情绪,劝道:“官家切勿动怒,李孝忠也是一番好意。您看,臣都没觉得有什么。”
“你不必替他说话。”
赵桓眸光灿然,呵斥道:“李孝忠,你来说。”
李孝忠的性格是宁折不弯的人,我一腔热血,却换来皇帝的呵斥。
这肯定不行啊!
李孝忠昂着头,开口道:“臣的话句句肺腑,绝无半点虚言。”
“李相公不知兵,让他主持军务,必定会葬送无数将士的性命,甚至我大宋的江山社稷也可能沦丧。”
“臣不否认李相公的风骨,可是他在军略上的能力不足,不足以主持军务。”
赵桓冷笑道:“这么说,你很不服气?”
“臣的确不服气。”
李孝忠强硬回答。
李纲看到李孝忠硬顶皇帝,操碎了心道:“官家,不要动怒啊!”
赵桓示意李纲不要管,说道:“你不服气,朕和你好好的说一说。”
“先说你弹劾李纲的奏折,李纲是文官中的主战派,更是扛旗人,你认可吗?”
“认可!”
李孝忠直接回答。
李纲在清流士人和百姓中,有极高的影响力。恰是如此,之前李纲被罢免,才有太学生陈东带着人叩阕请愿。
李纲代表了抗金的希望。
赵桓继续说道:“朝廷中的关系错综复杂,从来不是一派独大。”
“有抗金的,有中立的,也有主和投降的。”
“金人势大,无数人希望求和苟安,李纲要扛着抗金的大旗,承受了无数的明枪暗箭,更有许多的文官弹劾。”
“朕压下这些奏折,已经不容易。”
“现在,你这个军中的武人,也跳出来弹劾李纲,立刻就会被当枪使,成为攻击李纲的利刃。”
“文官弹劾,是从文官的角度出发,现在连武人都反对李纲,等于是文武都反对。”
“一旦投降派利用此事做文章,甚至有士子被煽动叩阕请愿,你说李纲还能坐稳宰相的位置,还能继续抗金吗?”
赵桓进一步道:“扳倒李纲,换一个投降派来主持大局,你就满意了?”
李纲心中感动。
他没想到这一层,官家却想了这么多,官家真是处处为他着想。
大宋有官家,就有了青天。
两京二十四路的重担压在官家的身上,太沉重了啊。
他必须为官家分担才行。
李孝忠琢磨后面颊抽了抽,连忙解释道:“臣没这个意思,也没想要扳倒李纲,就是希望他不管军务,不要掺和军事。”
“李纲不管,谁来管?”
赵桓沉冷笑两声,说道:“你希望种师道,或者是宗泽这样的武将管军务,现实吗?”
“枢密院是文官兼任着,要改变这个体制,朕暂时都不敢乱动,要有更高的威望和权威,才敢去推动改变。”
“现在时局不稳,你就要掀翻李纲,让武将当权掌握枢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