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孝忠回答道:“就在殿外!”
赵桓说道:“传!”
周瑾立刻高呼宣杨再兴入宫觐见,杨再兴听到后进入大殿,行礼道:“草民杨再兴,拜见官家。”
赵桓仔细的打量一番,笑着问道:“听孝忠说,你的枪法很好?”
杨再兴连忙道:“李大人过奖了,是李大人让着草民。”
赵桓循循善诱道:“你的枪法,和杨家枪有什么关系?”
杨再兴脸上浮现出一抹傲然神色,回答道:“回禀官家,杨家枪是家中祖传的枪法。”
“杨令公,便是我杨家的老祖宗。”
“家父杨邦乂,是太上皇政和五年的进士,现在担任蕲州学教授,已经做了文官。”
“草民自幼习武,不喜欢读书,就学了祖传枪法。金人南下,草民离家来了东京城,恰逢李大人招募,就去了军中应选。”
“好一个忠良之后。”
赵桓兴致高昂,豪迈道:“都说我大宋孱弱,可是有孝忠这样赤胆忠心的骁将,更有你杨再兴这般年轻的虎将。”
“何惧金人?”
“遥想当年,天波府杨家赫赫威名。”
“如今虽然落魄,可是杨家人还在,杨家的精气神还在。尤其是你杨再兴枪法绝伦,朕相信你,必定能重振杨家的门楣,重现杨家的辉煌。”
勉励的话语,让杨再兴内心更是激动了起来。
官家说话真好听。
人真好。
都说皇帝高高在上,拒人以千里之外。连当初父亲中进士,都没和官家近距离说话。
如今,他却得到官家的褒奖和肯定。
杨再兴激动下,心中也生出浓浓的野望,他要扬名立万,要重塑杨家的辉煌。
为官家效力,再建立功业,这是他这辈子的追求。
杨再兴回答道:“官家的谆谆教诲,草民谨记,一定会重振门楣。”
赵桓点了点头,问道:“朕的身边,还缺少一个内殿直都指挥使,执掌三百内殿直精锐。再兴,你可愿意留下?”
杨再兴一颗心扑通扑通的加速跳动起来,天恩竟然落在他的身上。
祖坟冒青烟,炸了啊!
杨再兴心中激动,觉得自己但凡有一丝丝的犹豫,都是对官家的不尊重,立刻道:“官家,我愿意!”
赵桓点头道:“朕的安全,就交给你了。”
杨再兴脱口而出道:“谁要对官家不利,先从臣的身上踏过去。臣在,官家在。臣死,也一定护住官家。”
赵桓笑着勉励一番。
有杨再兴这样的贴身保镖,走到哪里都安全许多。
赵桓喊来内殿直的士兵,带着杨再兴去上任,才看向李孝忠道:“孝忠,你给朕举荐了一个大才!”
李孝忠谦逊道:“官家过奖,这是臣应该做的。”
赵桓问道:“在禁军,还适应吗?”
“臣很好!”
李孝忠眼中洋溢着激动神色,说道:“有王大人的全力支持,一切顺利。三万辅兵的战斗力虽然弱些,却令行禁止,军纪严明,基础很好。”
赵桓嘱咐道:“朕御驾亲征后,能否回到东京城,就在于你,务必要万无一失。”
“臣明白。”
李孝忠郑重点头,主动告辞退下。
赵桓继续处理政务,转眼两天过去。
王宗濋入宫来了一趟,说找到了合适的商人,已经开始大规模的从各地买入粮食。
粮食在筹备,军队在整肃,各地在备战,朝堂上备战的氛围浓郁,赵桓轻松许多。
战事一起,百姓不容易。
可是不打仗,大宋就无法支棱起来,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赵桓和王宗濋谈完,送走了王宗濋没多久,黄瑾又来禀报道:“官家,郑太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