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桓道:“传!”
不一会儿,郑太后进入殿内。
这一回,郑太后的态度端正了,主动道:“太上皇又派人送来书信,向哀家了解官家的态度,哀家该如何回信呢?”
赵桓想了想,吩咐道:“太后不必隐瞒,直接说朕很强硬,全面推翻父皇的政策,正在全力备战。”
郑太后皱眉道:“这样做合适吗?”
赵桓笑道:“这是最合适的,太后尽管传书。”
郑太后得到赵桓的允许,当着赵桓的面写了一封书信。
书信中,说赵桓杀了李邦彦和张邦昌,决定和金人死战,更全面推翻赵佶主政时的政策,全面启用新人。
还说赵桓恣意妄为,导致东京的局势很乱。
书信写完,郑太后交给赵桓检查一番,得到赵桓的认可才匆匆出宫,又当着赵桓安插的人,把书信交给传信的人送出。
从东京城去江南的镇江,一路有水路。
信使的速度快,在最短的时间,就来到太上皇赵佶在镇江的行宫。
赵佶当了二十六年的皇帝,今年才四十四岁。
从宋真宗开始,宋朝皇帝的子嗣艰难,很多时候还要过继。
赵佶却不一样,儿女几十个,一个劲儿的生。他被俘虏到金国,还生了一些许多儿女。
除了当皇帝,他连种猪都是一等一的高手。
常年的养尊处优,使得赵佶皮肤白皙,略微有些发福,看起来不像四五十岁的人,反而像三十出头的中年人。
不操劳政务,自然就年轻。
赵佶拿着郑太后送回的书信,没有急着拆开。
他看向下方的宠臣蔡攸,感慨道:“皇帝年纪轻轻,担不起两京二十四路的重任,怕是很惊慌,等着朕回去主持大局。”
蔡攸是蔡京的儿子,虽说是父子,可是两人为了权利也照样反目成仇。
蔡攸靠着无底线的谄媚,深得赵佶的信任,所以赵佶逃走的时候,也带上了蔡攸。
这人得宠到什么地步呢?
蔡攸出征打仗,竟然敢说得胜归来,请赵佶把两个貌美的妃嫔赐给他。这样的行径,搁在任何皇帝都不能忍,直接就是终极大招九族消消乐。
偏偏,赵佶同意了。
蔡攸躬身站着,谄媚道:“官家是圣君,您坐镇东京城,大宋的江山才能稳固。太子虽然登基,终究离不开您啊。”
赵佶打趣道:“所有人都称朕为太上皇,唯独你称官家。都称皇帝为官家,唯独你称太子,倒是胆大。”
蔡攸正色道:“在臣的心中,唯有您才是官家,才是臣的主子。”
赵佶颇为愉悦,慢悠悠打开了郑太后的书信。
可是看完书信中的内容,赵佶啪的一声把书信拍在案桌上,怒道:“赵桓这个孽障,竟然要和金国开战,简直是找死,竖子难当大任!”
蔡攸连忙上前拿起书信。
他看到李邦彦和张邦昌被杀,没什么奇怪的,因为之前就传来消息。可是看到赵桓要和金人死战,却皱起眉头。
他是投降派!
和金人打仗,要消耗无数的钱财和粮食。
没了钱,就无法哄赵佶开心,他的权势和地位就保不住,肯定不能打啊。
再说他不是负责打仗的人,不能在军械、武器、粮草和兵饷上吃回扣,去打仗干什么?
不打仗,他没钱。
打了仗,他还是没钱,这仗不是白打了吗?
绝对不行!
蔡攸神色严肃,蛊惑道:“官家,太子恣意妄为,是执意要和您背道而驰。依我看,您在镇江另立朝廷,召集天下官员和兵马来镇江,再下旨废除太子的皇帝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