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二十九章 面圣【1 / 1】

七月流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次日天未亮,宫内传出旨意,长公主携护国公女眷宫面圣。

一时间护国公府内乱做一团,各院子小主都被叫起梳洗打扮。恐误了进宫的时辰。秦望溪却在考虑是否要当面询问皇帝,秦家儿郎在西陲的战事。

皇宫中,大殿内气氛凝重,秦望溪立于殿中,如劲松挺拔。

座下的秦锦稚等人眼眶泛红,攥紧衣袖。长公主强忍泪水,向皇帝跪拜请罪:"已至年关,臣妹一家还未收到西陲消息,过分担忧,殿前失仪,还望陛下恕罪。"

皇帝指尖轻抚酒杯,眯眼笑道:"秦家果然是满门忠骨啊!可秦大姑娘话里话外……你秦家忠的都是大魏子民,秦家心里可有朕这个皇帝?可忠朕这个皇帝?"

殿内瞬间寂静无声。

秦锦稚心中一紧,想起兄长的警告,通体生寒。秦望溪闭目片刻,只觉心寒无比。这就是她祖父、父亲誓死效忠的皇帝!

"陛下的皇权是大魏子民给的!"秦望溪再拜,声音清亮,"若无百姓万民何来天子?我秦家守卫边疆,保大魏百姓,从无僭越行事,如此还不算是忠于陛下,敢问陛下……何所为忠?"

长公主见状,连忙跪下:"陛下,这孩子被我宠坏了,还望陛下恕罪。"

皇帝被问住,眼中闪过一丝惊异。片刻,他低笑一声,陡然转了话题:"昨日有御史参奏忠勇侯的夫人打死了秦家二姑娘的几个陪嫁丫头,说这几个陪嫁却是良民之身。冯仁萱……这件事你知道多少,细细说来。"

忠勇侯冯仁萱连忙上前跪下,额头渗出细汗:"回陛下,微臣已经去细细问过贱内,贱内说因为儿媳秦锦霞陪嫁丫头的身契在护国府,她一介内宅女流,不知这是要往候府送陪嫁丫头还是送别的什么,不料理了她身为候府主母不能安心。"

秦望溪转身,目光如炬看向忠勇侯冯仁萱。多少人在等着看秦家的笑话,想看这百年将门钟鸣鼎食的护国公府倾塌。

她面色冰凉,冷声问道:"敢问忠勇侯,您夫人是抄捡了我二妹妹的嫁妆后,知道了几个陪嫁丫头的身契还在我们护国公府,还是夫人为女中诸葛能掐会算?"

冯仁萱心里一慌,却强作镇定:"陛下,身契之事,是儿媳秦锦霞的陪嫁丫头明玉告诉贱内的,也是因此贱内才饶了那个丫头一命!"

秦锦筠咬紧牙关,正要起身怒骂,却被三姑娘秦锦稚死死按住。

"三姐!他放屁!"秦锦筠低声怒道。

"别冲动,这是在大殿之上!"秦锦稚压低声音警告。

秦望溪嘴角微扬,语带讽刺:"身契事关重大,侯爷莫不是觉得我二妹妹是个傻子,竟将身契之事告诉一个丫头?侯爷怕是知道明玉已经疯了……便想拿明玉搪塞过去吧?"

冯仁萱心里一惊,却强自镇定:"秦大姑娘何必小人之心揣度本候?婢女明玉曾明言她是不小心发现儿媳并未将她们身契带过来,心里害怕会被人用身契要挟,于是才告知于我夫人!"

秦望溪眼中闪过一丝冷意:"侯爷可知欺君何罪?当着陛下的面,侯爷倒是和我说说……一个连自己名字都不认识的丫头,自小被我二妹妹买回,连自己的身契长什么样子都没有见过,侯爷竟张口便称是明玉发现并告发的?这话说出来……侯爷是觉我等心智不全容易糊弄,还是侯爷黔驴技穷打算掩耳盗铃啊?"

冯仁萱被问得哑口无言,额头冷汗涔涔。

秦望溪转向皇帝,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陛下,臣女斗胆,想为秦家讨个公道。若侯爷所言属实,为何不让明玉当堂作证?若明玉已疯,那侯爷方才所言,岂非欺君?"

殿内众人神色各异,有人暗自点头,有人面露忧色。

秦望溪声音清亮,字字如刀:"陛下,臣女请求彻查此事,还秦家一个清白!"

皇帝眸光一闪,似笑非笑地看着秦望溪:"既如此,朕命大理寺彻查此案。冯仁萱,你可有异议?"

冯仁萱跪地叩首,声音颤抖:"臣、臣无异议。"

秦望溪心中略感宽慰,却不敢表露分毫。

皇帝挥手,众人退下,两家里来的十几人鱼贯而出。秦望溪最后看了眼龙椅上的人,转身离去。她的脚步沉稳,却难掩内心的波澜。

寒风凛冽,雪花纷飞。护国公府门前,人影憧憧。

府中下人忙着将送来的礼品搬进去,脸上洋溢着喜色。董氏立于廊下,眉头微蹙。管事低声禀报:"夫人,又有人送礼来了。"

董氏轻叹一声,"按市价付银子。"她转身入内。自从秦望溪得到皇上夸赞后,府上声名鹊起,这却让她愈发忧心。秦望溪的一番话,引得满城风雨。谁料这风雨,竟成了滋养秦家声誉的甘霖。

堂内,几位夫人正热络攀谈。二夫人刘氏捧着茶盏,笑靥如花:"多亏大嫂妙计,那忠勇候蒋氏终得报应。"

三夫人郑氏附和:"可不是嘛,悟道观那地方,怕是骨头都得烂在里头。"

五夫人齐氏抚着微隆的腹部:"咱们秦家,终于扬眉吐气了。"

董氏在主位坐下,轻声道:"莫要张扬,低调些好。"

刘氏撇嘴:"大嫂太谨慎了,如今谁还敢小觑咱们秦家?"

董氏正色道:"正因如此,更要谨慎。"几位夫人不再言语,各自沉思。

忽听外头传来喧哗声,众人齐齐望向门口。只见秦望溪快步而入,面色凝重。"母亲,出事了。"她低声道。

董氏蹙眉:"何事?"

"忠勇侯府,抄家了。"秦望溪咬唇。

堂内一片哗然,刘氏惊呼:"怎么会?"

秦望溪摇头:"听说是私藏军械,意图谋反。"

董氏面色一沉:"荒唐!"她起身踱步,眉头紧锁。"望溪,你去打听清楚,一定要小心。"

秦望溪应声而去,留下一室惴惴不安。董氏抬眼望向窗外飘雪,心中烦乱如麻。忠勇侯府遭此大祸,秦家岂能独善其身?

堂内气氛凝重,众人噤若寒蝉。刘氏小声嘀咕:"该不会连累到咱们秦家吧?"

郑氏瞪了她一眼:"慎言!"

董氏转身,目光如炬:"都打起精神来,莫要自乱阵脚。"几位夫人纷纷应是,强作镇定。

秦望溪匆匆归来,面色更加凝重。"母亲,朝中大臣弹劾忠勇侯,说他与我秦家勾结。"

此言一出,堂内顿时乱作一团。董氏厉声喝止:"肃静!"众人这才安静下来,眼中满是惶恐。

董氏沉声道:"望溪,你去书房等我,其他人回各自院子,不得乱传消息。"

众人应声退下,董氏缓步走向书房,心中思绪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