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故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8章 莫须有
l
一艘从江州口岸驶出的快船,仿佛一匹骏马,正沿着浩浩荡荡的长江水面,往镇江方句飞驰而去。
快船时而进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千里;时而跌至很逼狭的谷地,两岸丛山峻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于其间,曲折回旋,极其险峻。
坐在快船上的岳飞,忽然觉得自己的收复中原之路,恰似这滔滔东去的长江水,曲曲折折,并非一条坦途。
不过,此时的岳飞依然认为,路途尽管曲折险峻,只要像长江水那样执着地往东海使劲流去,总会走至成功的目的地。
岳飞回想这八年来,自己多少回上疏,奏请出兵中原,拔除刘豫,皇上总是不答。在此情况下,自己才不得不巧施“反间计”,利用敌人的间谍,传递假情报,挑拨离间,使敌人上当受骗,终于借金人之手,把刘豫废除了。
随着刘豫的被废,金人用来“以汉治汉”的大齐政权被取消了;经常帮助金军进犯宋朝的三十万齐兵也跟着全部解甲归田了。显然,金人的力量由此大大削弱了。中原、陕西广大金人占领区,一时出现无兵防守的空虚局面。这为收复中原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只要皇上。 声令下,单单出动岳家军五万兵马,便可把河南陕西失地全部收回来。
因此,当岳飞闻知金人中计废黜刘豫的时候,便上疏奏道:
“乘废除刘豫之机,击敌不备,长驱直入,攻取中原,稳操胜券。”
可是,整整五个月过去了,岳飞的上疏犹如一块石头扔入深浅莫测的长江水之中,毫无回音。
于是,岳飞想到功高望重的抗金老帅韩世忠。今天他驾舟前往镇江,欲约韩世忠一道赴杭州行在面圣,联合奏请北伐中原。
韩世忠比岳飞大十三岁。当初,他见岳飞在各将领中年纪最小,乃列校出身,屡立显功,爵居太尉,和自己平起平坐,也有过“心中不平”的时候。后经贤夫人梁红玉的谆淳开导,他渐渐对岳飞心服口服。近来,获悉岳飞巧施“反间计”废除了刘豫,使他对岳飞更加刮目相看。
听说岳飞乘船前来拜访,韩世忠亲自到渡口把岳飞接到行辕。
分宾主坐定后,未待岳飞说明来意,韩世忠便微笑道:“岳太尉智勇双绝,真无人可比。这回你巧施&39;反间计&39;废除刘豫,用最小的代价收到最大的效果,为我大宋立下了一大奇功,也为后人提供了施用此计谋敌的成功典例,实可加载千秋史册。”
岳飞听了,谦然道:
“老前辈过奖了,晚生实不敢当。欲说我朝用此计成功者,韩太尉乃第一人。绍兴四年,金齐联兵南侵,投降派魏良臣赴金议和,路过扬州太尉行营,正是你趁机来个&39;示之以伪情,反间为用”,故意撤灶,佯言奉命退守,魏良臣以所见报告金人,使金将上当受骗,全军陷进泥淖之中,连金将本人都被你活擒。正是老前辈巧用&39;反间计&39;打败强敌,给皇上御驾亲征壮了胆,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典型范例。晚生只是步老前辈之后尘而已,何足挂齿?“韩世忠见岳飞恭维自己,心中很高兴,也谦然道:&34;那也只不过“小巫见大巫”罢了。无论从筹划之巧妙,行动之精密,成果之辉煌,以及事件之大小来考察,都是无法同岳太尉这一回相比拟的。当年我还是受到你败曹成、驱李成两次巧用&39;反间计&39;的启发,怎能说我是使用此计第一人呢?不过,我觉得古人云“非圣智不能用反间”,似乎说得太玄乎些。岳太尉以为如何?&34;
“古人的话,自有其道理。但也不尽然,只要洞悉敌情,善于用脑,大胆筹划,小心实行,果断结束,人人都可尝试采用反间之计。不过,岳飞年轻学浅,今后还望老前辈多多指教!”岳飞诚恳道。
“学问并无年龄之别,岳太尉何必如此谦虚!”韩世忠直爽地说。
岳飞点点头微笑着。他喝了一口香茗后,转入正题道:“韩太尉,岳飞志在收复中原,北伐抗金,一直打到黄龙府,迎回在五国城忍辱负重的少帝,接回梓宫和太后,使我大宋臣民过着一种扬眉吐气的日子。所以,金人废除刘豫,只是为我们搬掉北伐路上的一块绊脚石而已,并非壮志已酬,可以心安理得了。刘豫一废除,岳飞便上疏奏请趁机出兵中原,可是皇上一直不答。今年二月,我又请求增兵,朝廷仍不允许。韩太尉乃三朝元戎,又有&39;苗刘之变&39;的保驾之功,功高望重,在皇上面前可谓一言九鼎,如能同岳飞一道面圣,共奏北伐中原,皇上定会点头应允的。”
韩世忠亲自为岳飞斟满一杯香茗,然后捏着髯须,不徐不疾地道:
“岳太尉有所不知,皇上此时正忙于和议,怎肯北伐收回失地?为了和议,皇上于去年就起用主和派的秦桧为枢密使;今年三月,又任命秦桧为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秦桧力主和议,连首相赵鼎因主战都被排挤得靠边站了,还有谁面奏北伐皇上会答应呢?其实,世忠同你不谋而合,一闻金人中计废刘豫之时,便上疏说,&39;机不可失,请皇上派出全部军队北伐“。可如今,时过四个多月了,我那上疏不也是泥牛入海吗?&34;
”常言道,&39;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39;。有劳韩太尉,就携岳飞一道到官阙面圣一回吧!“岳飞依然执着地说。
韩世忠摆摆手,道:
”没有用的。未经皇上许可,贸然趋入宫阙,说不定还会被弹劾违抗圣命之罪呢。古人言,好汉不吃眼前亏。明摆着没有用的事,我们又何必忤旨找麻烦呢?我劝岳太尉,还是回江州,训练整饬士卒,以逸待劳吧!&34;
“谢老前辈指教!&34;
岳飞知道再也劝不动韩世忠,只好知难而退了。
2
江州城风清日朗,喜气洋洋。城东头岳飞府邸的大厅里,宾客满堂,锣鼓鞭炮齐鸣,欢声笑语一片。
原来,一场有三对新人参加的集体婚礼正在这里热烈举行。
第一对,是二十岁的岳云,和十八岁的烈士女儿巩氏。第二对,是十九岁的岳飞义子宗本,和十七岁的黄佐女儿黄莺。
第三对,是十八岁的黄佐儿子黄木,和十六岁的岳飞女儿银瓶小姐。
这三对,新人和岳飞连亲带故,都有关系。他们的婚事虽然也曾征求过其生母或养母意见,但皆由岳飞一锤定音,一手操办。
新人们各得其所,各自认命,个个满面春风,皆大欢喜。岳飞之所以决定在”以逸待劳“期间为他们操办婚事,这除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之常理外,还有一些原由。
其一是为了实践对黄佐的许诺。黄佐断臂赴金实施”苦肉计“时,岳飞就答应照顾好其家属子女。那天岳飞从镇江韩世忠行辕回来时,又闻知黄佐在刘豫被废后自杀身亡,更感到
应该尽快让他的子女有个良好的归属,便招其子为婿,娶其女为义媳。黄佐夫人对此十分满意,以至感激涕零。
其二是为了照顾烈士的后代。岳飞对为国牺牲的部属将士,总是尽力抚养他们的遗孤。到了他们长大成人,便为之成家立业,宗本乃是老帅宗泽的幼子。岳飞感念宗泽旧日提携之恩,将宗本收为义子,并上奏让封为六品朝奉郎,在岳飞麾下任职。现又为他娶了媳妇,做到仁尽义尽。
其三,也为了让劳累半生的刘夫人有个操持家务的帮手。
婚礼由中军王万主持。他个子虽矮,但声音宏亮,讲话幽默,又会唱几句戏文,博得众人的一阵阵欢笑,把会场掌控得热热闹闹,一浪高过一浪。
各统制皆携夫人出席婚礼。牛皋的夫人李美娘自然也随夫前来。李美娘曾被李成收买,企图行“美人计”刺杀岳飞。她虽然早已改邪归正,当起了相夫教子的牛都统制贤夫人,但在拜见岳飞时,未免内心有疚,竟不敢正眼看岳飞一下。岳飞知道她的来龙去脉,前后曲折,主动地同之打招呼:
“嫂夫人,小孩子怎么不带来参加婚礼呀?&34;
”回元帅,他才两岁,爱吵闹,没敢带来煞风景。“李美娘领
首道。
婚礼行将结束,三对新人由伴郎伴娘引着步入各自的洞房,忽报杨清从金邦回来求见。
岳飞闻报,惊喜地说:
”快快请进。“
”元帅,黄统制死了,“杨清一进门,情不自禁地痛哭
起来。
”我已经从别的渠道听说了。今天是黄佐的一对儿女的大好日子,别伤心痛哭,起来坐着说吧。“岳飞也哽咽着道。
”元帅,他死得好可怜、好可惜。“杨清擦一把泪说。&34;是呀,这就是为了废除刘豫所付出的一个痛苦代价。“岳飞幽幽道。
”刘豫被废后,黄统制来找我。先是祝贺,他高兴地说,元帅的&39;反间计&39;用得很精彩,可喜可贺。后是诀别,他说兀术废掉刘豫后,迟早会发觉自己中计;一发觉中计,便会怀疑他是元帅派进去行死间的人,定会杀死他。与其被兀术杀死,倒不如自己吞药而去。我曾劝他逃走,可他说已是残废的老人了,留着何益?······“杨清说着,又哭了起来。
岳飞仰天长叹一声,道:
”他有先见之明,又有舍生之勇,委实是个难得的奇才。但为了全局,他不得不如此牺牲自己。--他有什么嘱咐没有?“岳飞问。
杨清点点头道:
”有。他生来最景仰的是元帅。他自杀前最担心的也是元帅。他说元帅忠愤激烈,议论正直,不屈于人,3 后难免得祸。他还说,金兀术在发觉自己上当中计之后,不可能不对元帅进行报复。他叫我劝元帅要记住唐初名将李靖的话,&39;且夫用间间人,人亦用间以间己;己以密往,人以密来,理须独察于心,参会于事,则不失矣。&39; &34;
“是吗?”岳飞一脸迷惘。
“黄统制已死,我的任务也完成了,现在就不必到金邦去了,是吗?”杨清问。
岳飞从迷惘中回过神来,道:
“杨清,你这次赴金从事生间活动,开展得很出色,立了-- 大功,我要奏请朝廷,授你为武功大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