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百姓们都想往富饶的地方去,那富饶地方上的富商,封疆大吏,一旦想要谋反,那可不就是振臂一呼,随随便便拉起一只庞大的队伍来。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老朱看来,朱十一各项国策下去,大明朝政不稳,对百姓的掌控松懈到了极点,很可怕。
一旦有人造反,朝廷反应都来不及。
“父皇,叔父说过,百姓造反,是因为百姓吃不饱,穿不暖,马上要饿死了,他不造反不行。”
“但凡是吃饱了,穿暖了,谁还愿意提着脑袋上去。”
“十取一的税收,就是为了增加朝廷抗灾的能力,遇到欠收的地方,朝廷可随时支援。”
“三十取一,朝廷穷的都揭不开锅了,哪里来的余力救灾。”
朱标继续说道。
“十取一,不就是逼迫百姓造反吗?”
“咱的三十取一,不就是为了让百姓自食其力吗?”
“何错之有?”
“只要官员廉洁奉公,朝廷为何不能随时支援受灾之地?”
朱元璋,反问道。
“关键问题,人性啊,不是每个官员都能够两袖清风啊!”
朱标,喊道。
“那咱就杀!”
“决不轻饶!”
朱元璋,眼睛一瞪,冷声道。
他就不信这贪官杀不绝。
人性又如何?杀到他们不敢贪为止!
“有什么用,叔父都说了,杀了一批饿狼,又来了一批饿狼,如何能够杀绝!”
朱标吼道。
“谬论,谬论!”
“贪官就是因为你们的纵容,才导致他们肆无忌惮!”
“上梁不正下梁歪,焉能还咱大明一片朗朗乾坤!”
朱元璋,再次被点炸。
元朝贪官污吏横行霸道,肆无忌惮。
就是因为元朝对官员太过放纵。
哪知道朱十一上来之后,简直有过之无不及。
“父皇……”
朱标,还要再说!
“如今宋濂告老还乡,你以后给咱少去定国公府,多去探望一下你的恩师——宋濂!”
“有什么不懂的,多去问问你的恩师!”
朱元璋,听都不想听了,直接下令道。
他算是看出来了,让朱标跟着朱十一学习,学废了。
还是要让朱标跟着宋濂多学学。
……
坤宁宫内!
“妹子啊!”
“你说,咱明明发放的工资已经很高了,为何官员们还是不满足?”
“还有,咱欲除贪赃官吏,奈何朝杀而暮犯!”
朱元璋一脸困惑的看向马皇后。
在奉天殿上,他就很是困惑。
朱标还有大臣们,将其归罪于大明宝钞贬值,物价上涨,最后又扯出来税收,经济流通一大笔问题。
他有点寻思不明白了。
“朱十一说过,大明宝钞再这样进行下去,只发不收,到头来,你发的那就不是钱,是废纸,擦屁股都嫌硬!”
“宝钞一而再而三的贬值,官员俸禄是死的,可不就是穷的揭不开锅了!”
“至于贪赃,自古以来如何能够禁的住?”
“朱十一说过,贪污是有对比的,完全封堵不可能,在你的治下,贪污官员相对来说较少,这已经算是吏治清明了。”
马皇后,耐心的说道。
重八能心平气和的来问她这件事,这就说明最近朝廷的事情太多了。
压得他已经有了一丝醒悟的迹象。
只要再加把力,或者说重八看到朝政更多的问题,就会重启朱十一昔日政策。
马皇后很清楚,急不来,就算是要重启朱十一国策,也要循序渐进的来。
要不然,老朱不明白,到头来反而愈发难以处理。
“妹子,咱今天不和你吵。”
“这宝钞回收不回收咱另外一说,这个咱不懂,暂且搁置,日后再说。”
“单单说这贪污。”
“咱下令严办,抓到一个决不轻饶,不给他们半点机会,又是“剥皮揎草”、“贴加官”、“梳洗之刑”的,这些官员难道就不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