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二百五十三章 企业理念【2 / 2】

三片火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取消返点并不意味着经销商们会少赚一笔钱。

这里面只是将他们原来的隐藏收入放到了明面上。

车企会随着工艺上的进步与产量上的提升,制造成本大幅度下降,经销商会因为可以售卖多家企业的电瓶车业务上涨,而消费者们,可以花比以前多不了多少的钱,拥有一辆性能完虐以前的电瓶车。

这一波,除了周阚有点亏之外,几乎所有的人在里面得到了不小的实惠。

姜文禄听得很惊讶,随后默默的点了点头。

在商圈里面,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

难怪周总年纪轻轻就能让风帆集团有如此的成绩,果然自己还是不够格,眼光只在二流的档次啊!

不过手握核心技术的周总确实有能力定下整个行业标准。

要是周阚听到姜文禄的心声,他大体上是不会赞同的。

标准是怎么定下来的,还不是因为实力。

这里的实力又牵扯着各种关系,例如媒体宣传,企业人脉等等。

但周阚最看重的,恰恰是被定为三流的产品。

只有做得出过硬的产品,风帆集团才会有未来。

这一点从周阚利用高科技技术让风帆平地而起这一刻就已经注定好了。

只有用心经营好产品,得到肯定,才符合周阚的心意。

像一些只做品牌销售而不注重产品本身的企业,周阚是发自心底的厌恶。

他从小到大的厌奶症也是因此而来。

这个说法应该要换一下,三流的企业只做跟风的产品,而制作出那些划时代产品的公司,无疑可以被称之为超一流!

因为它们生来,就无法被模仿!

试问放眼全世界,现在有哪一家企业,能够生产出性能堪比风帆集团的产品?

见姜文禄沉默了,周阚也感觉到有些不好意思,毕竟这件事是自己强行插手了一下,他觉得有必要安一下这位手下大将的心,不然要是姜文禄决定跑路或者不好好干活,那周阚可就血亏了。

人才难得,像这么复杂的企业,即便是周一搏上任,也不一定能够处理的很好。

风帆集团的规模从构架上来说还是非常简单的,员工并没有很多,业务也比较简单,毕竟都是独家的生意,很好做,周一博也没什么压力。

但小牛集团则完全不一样了。

如果说风帆集团的工作是钱多事少的话,那在小牛集团,钱多这件事不一定,但事情肯定不会少。

光是想到公司需要维持底下那么多与经销商之间的联系,都够周阚一阵头大的,想想就觉得麻烦。

所以小牛集团还是离不开姜文禄这一员大将的。

能够在五六年之内将小牛做到上市,姜文禄的水平毋庸置疑。

“姜总啊,很抱歉我没能提前跟您沟通一下这个事情,我也没有想要向您夺权的意思。我这不是之前并不知道电瓶车行业的相关内情吗,在正常的商业上面,我肯定是不会插手的,这点我向您保证!”周阚拍着胸脯向姜文禄说道。

在风帆集团他已经习惯了一言堂,没有提前跟姜文禄透露一点信息让他做好准备,确实周阚处理的有些问题,奈何他一点经验都没有呢。

姜文禄的眼神有少许的幽怨,你这决定都已经做下了,我现在就算反驳还有什么用处吗?

作为一个老商业人,姜文禄观察事物的眼光还是有的,周阚的做法存在着很多风险,最后即便能够成功,和周阚也没有什么关系,这里指的是能够得到的好处和收益。

费力不讨好,姜文禄是绞尽脑汁也没明白周阚为什么要多此一举的做事情。

对于资本集团来说,凡是没有利益的事情,根本就不会主动送上前,特别是在身处高位的前提下,多做多错,少做少错,更别说有些事情即便做成功了,和自己也没有什么关系。

像周阚这样行事摸不着头脑的人,还是非常少见的。

事到如今,周阚明显是铁了心思想要做出一些改变,姜文禄很清楚自己即便反对也没有实际上的用处。

心里面闪过一丝无奈。

大家都知道小牛集团在短时间之内就声名鹊起一路做到了上市,占据了很大一块市场份额。

但谁又知道在这个过程当中小牛集团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

原本将近两百亿的市值,真正核算下来,能够有个一半,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不是姜文禄想要屁颠屁颠的把自己送给周阚,而是姜文禄在周阚身上看到了不一样的机会。

如果能够和风帆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那无论小牛集团之前的市值有多少水分,那现在的,就是实打实的资产了!

有来自于风帆集团的技术支持,小牛集团有这个底气这么认为。

所以姜文禄也非常需要周阚,毕竟他也不想捞一笔就跑路,留下一个恶臭般的名声。

面对这种情况,最好的选择也只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风帆集团控股已成事实,还能咋办?

又不能真的离了。

姜文禄也明白周阚的承诺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有效的,毕竟他连风帆集团自己的事情都不怎么会管,只是在大战略方向面前会提一两句,然后具体的事情还是会分发到下面。

就更别说干儿子小牛集团了。

姜文禄心里猜测,如果不是来自于上面的要求,周阚很可能连看都不会看这个行业一眼,毕竟只是单纯卖电池的话,钱赚的多不说,事情还少,各家企业都得把他供起来。

手机方面还有许多同样的技术支持大哥,但电瓶车行业可就只有这么一家了。

待遇自然是不一样的。

否则若不是这个理由,周阚是没道理费尽心思整顿整个行业的。

甚至于就算上面的人亲自出手,效果也不见得会比周阚来的好。

宏观上面的过度调控肯定会引来巨大争议,而周阚这么做的话,出了自己花了很大的力气得不到什么好处之外,其余的负面影响几乎可以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