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12章 第三个故事:洛神盏(1)茶道【2 / 2】

大宋小道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张迪答道:“还有蔡相公和冲虚通真达灵其妙先生”。

五娘点点头,道:“还请都知稍等片刻,待我取两件东西,就随你入宫。”转身在棋妙耳边低声吩咐了几句,棋妙双眼一亮,很快便去巢云阁取了一个茶盏和一卷古画出来。五娘又交代了墨明和棋妙几句店里的事,便拿着茶盏和古画随张迪入宫了。

张迪和五娘出了界身巷,便沿着御街往皇宫走去。路上张迪告诉五娘,此次品茶论道的地点设在太清楼。太清楼位于皇宫内崇政殿西北,迎阳门内后苑中。

五娘问道:“这太清楼是皇宫后苑最主要的藏书处所,贮四库书,经、史、子、集、天文、图画。官家既选在此处设宴,怕不仅仅是为了品茶论道吧?”

张迪笑道:“五娘果然聪慧,官家今年新著了《茶论》,对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蔡相公看了后,说其中‘点茶’一篇,见解最为精辟。官家听后,圣心大悦,这不就……哎呀,小的多嘴了,等下到了太清楼你就知道了。”

说话间,二人路过端礼门,五娘看见那里树立着的“元祐奸党碑”,上面刻有司马光,程颐,苏东坡等人的名字,忍不住一声叹息,经此一劫,百年间砥砺出的一股士大夫清流正气,算是斫丧殆尽了。

五娘和张迪到达太清楼时,林灵素已经到了。

林灵素今日穿着鸦青色宽袖大袍,道袍上绣着周易的八种卦象。他看见五娘和张迪,上前见礼道:“五娘,张都知,贫道有礼了。”

五娘也回礼笑道:“元妙先生太客气了。”

林灵素如今已经以法术获得了官家的宠幸,赐号通真达灵先生,加号元妙先生、金门羽客。但是每次他看见五娘那如古潭一般深邃的眸子,依旧会感到不安,就如多年前他第一次跟着苏先生踏进齐云楼时的情景一样。那时候他还只是苏先生身边的一名书童,真是往事不堪回首,好似前尘旧梦……

他抬头看见五娘手里拿着一个精巧的茶盏和一卷古画,刚想开口询问,就听到有内侍喊道:“陛下驾到。”

因今天是要品茶论道,官家赵佶头戴玉并桃冠,身披大红道袍,一副仙风道骨模样,身后跟着的蔡京头戴幞头,身穿圆领宽袖长袍,束革带,着乌皮靴,中规中矩的文臣打扮。

五娘等人上前行过礼后,便进到太清楼了。此次品茶论道,是官家亲自督促指挥,殿梁上吊挂九盏宫灯,九是阳的极数,天地万物的生机系于九。大殿内的桌子上用果品摆个太极图。太极分两仪,代表天地;两仪生四象,是春夏秋冬;四象生八卦,就是八方呼应。全部摆设,寓意在于天人合一,终归一统。

赵佶对于茶道、茶艺颇为精通,今日更是兴致勃勃:“众位爱卿,关于这茶道茶艺,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

蔡京很捧场:“官家所言极是,这茶之尙,虽自唐人始,却在本朝为盛,又经官家圣笔指点,写就《茶论》,如今茶道可谓是登峰造极。”

赵佶大笑:“知我者,蔡爱卿也。我今日叫上蔡爱卿、元妙先生和五娘来,正是为着这盛世之清尙哩!早前听闻五娘甚通茶道,茶百戏更是一绝,不知今日能否请五娘给我们点上几盏茶呢?”

五娘忙道:“官家折煞五娘了,我这雕虫小技,可不敢在官家面前献丑。”

赵佶笑道摆摆手:“无妨无妨,不如朕与五娘来斗一回茶,蔡爱卿和元妙先生做个判官,如何?”

蔡京道:“官家有此雅兴,是我等之福了。微臣犹记得,官家上一次亲自点茶还是在延福宫曲宴上呢!当时官家亲手注汤击拂,白乳浮于盏面,如疏星淡月,至今令人回味无穷啊!”

林灵素也凑趣道:“贫道听闻,这斗茶,主要讲究的是斗色斗浮,这‘色’是茶汤的颜色,以纯白为上真,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这‘浮’是冲出来的茶沫,以汤面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凝而不动的咬盏为佳。这一回,贫道不仅有口福,还能饱眼福了。”

五娘听蔡京、林灵素二人如此说,便也笑道:“既如此,那贫道就斗胆跟官家讨教了。若贫道点的茶还能入的了官家的眼,官家可要赐我几两龙团凤饼。”

赵佶见蔡京和林灵素如此精通茶道,五娘也答应点茶百戏,愈发高兴了,笑道:“你们看看,五娘茶还未点,倒先惦记上了朕的龙团凤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