芏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秦媔依旧早起来王太妃这边请安,周时勋从那日中午回来之后便也很少回来。
今日周母那边没什么大事,便过来和王太妃说话,几人说笑着说到怎么做制香。周母也笑着说想自己试一试,秦媔笑道:“王爷书房倒是有本制香的书,前几日下雪的时候,我拿来一看,觉得我可以试试看,消磨一下光阴。”
周母听说,立马来了兴趣,“你也和王爷借来给我瞧瞧。”
“二婶婶说的什么话,家里的东西,我去拿就是了,就在王爷书房。”
说着就要起身,王太妃道:“你让丫鬟们去拿,何必亲自跑。”
“母亲不知道,王爷将东西放在隐秘处,说了给他们听也未必找到,”说着已经出去了。
王太妃眼睛都笑成一个眯缝,“这孩子就是太尽心了。”
周慕却渐渐收了笑容,将声音放低了些道:“大嫂嫂有没有听见她在帮她父亲续弦的事?”边说着边摇着头,“一个女儿,帮父亲续弦,这家人真够‘孝顺’的。”
孝顺这两个字她是咬着牙说出来的,王太妃听了暗自打量了妯娌一眼。
她自来对自己这个妯娌没太多的意见,毕竟她自己是高门贵女,母亲是清河长公主,她未出嫁前就被封为县主。
她嫁过来以后又是王妃,就算后来清河长公主殁了,在夫家的地位也不曾动摇。这位妯娌从没在她面前皱过一次眉。
今日听她挑自己儿媳的刺,脸上的笑容一下便僵住,只是在唇边礼貌性的含着笑。
见大嫂嫂不说话,周母又接着道:“听说还和娘家人吵了起来,咱们王爷都过去了。”
王太妃听见儿子都去插手别人的事,皱眉道:“你怎么知道的?”
周母轻蔑的哼了一声:“大嫂嫂,她家好歹也是侯府,管束的下人真是令人不免小瞧他们。主子家的事传得沸沸扬扬,巴不得全天下人都知道。”说完不免又嘲笑了两声。
王太妃与她看嘲笑热闹不同,心疼儿媳有这样一个娘家,感叹道:“她一个小娘子,未出阁前依傍父母教养。出嫁了,她家落寞下去,我家又是高门显贵,自此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尽心侍奉丈夫,对这个没有半点教养之恩的婆婆更是孝心可见。”
“至于娘家的事,她之前是和我商量过的,这事还是我帮着她牵头的,至于闹了什么事,那是长辈们不尊重,作为小辈自得提点。”
字字句句皆是维护之言,将刚才周母所说的话全部否定,瘪得她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但是哪有还未竖旗,就歇姑的道理,整理了一下表情接着道:“侄儿媳妇的品貌自是没话可说,只是她娘家人放眼望去,全上京哪家会像她娘家人那般。”
周母很是自以为是的,自以为自己和王太妃的关系,在背后说说王妃的娘家应该没事,不想她嫂嫂身边的大侍女都看出王太妃极度不耐烦听她说这些,开口道:“夫人,你瞧瞧,时间也差不多了,太医叮嘱奴婢们对提醒王太妃多多歇息”
周母看了一下外面的太阳,已经升到正午的时刻,看了一眼门外嘀咕:“这王妃怎么没找来,找本书找了半日。”
秦媔哪里是没找来,她领着沁香去书房找了一会儿便也找到,折返回来时正听见王太妃维护她的话,心头暖暖的,随即在外头哭了一场。
又要进来时又怕两人看出端倪互相尴尬,又折回寝殿去将脸洗干净了。
此时正午时,太阳火辣辣的,虽是冬日但是也难免有了春日的毒辣,秦媔才走了几步面上便有些泛红,到越发显得娇媚动人了。
回到王太妃这边时,见周母已经不在,她从沁香手中拿过书递到王太妃前,“母亲,您瞧,就是这本。”
王太妃虽然年纪有些大,但是眼神还锐利,见她凑过来时,眼眶上微微有些红了,将她拉在自己矮榻上坐下,“你哭什么,有什么和母亲说就是了。”
秦媔听这么说,也不想王太妃担心自己,摇了摇头张口便带着哭腔,“儿媳没哭。”这一声出来彻底的将泪腺拉开,像决堤的大坝,眼泪刷刷淌了下来。
王太妃叹了口气,拿了自己的巾帕的,帮她擦了脸,“都听到了?”
秦媔此时也不说听到,但也没否认,只是一个劲的哭,倒让王太妃心疼得不行将她搂在怀里,不停的抚着背安慰。
恍惚间像是回到母亲在世时,每次她受委屈哪怕父亲在场,父亲都未曾维护她,只有母亲会为了她去找回公道。
那时她还小,连多说一句话都会被三叔骂,更别说反驳他什么了。
哭了好一会儿,她才慢慢的停止了抽泣,心中委屈哭完了又是一阵害臊,红着脸娇羞:“是儿媳的不是,失了礼。”
“在家里怕什么,你二婶是不知道的心,不然她定然不会这么说,她就是嘴碎了些,不然人是好的。”王太妃安慰着她。
她也点点头,“儿媳知道,只是二婶不知我,有些误会。”
秦媔更清楚,王太妃这么说一是为了家里亲戚和睦。二是为了她,毕竟抱怨太多只会让自身会变怨妇,抱怨之气多也影响人的运势。
秦媔望了一眼从周时勋书架上拿过来的书,“那儿媳这就将书送去给二婶婶,”说着就要站起身,被王太妃拉住。
“你急什么,再说她哪里是想看什么制香的书”
说着还笑着望她,她才清楚原来不过是她要支开自己说些闲话,随也尴尬的一笑,
“那我等会儿在去将书归拢。”
说完然婆子丫鬟们备上膳食,伺候着王太妃用了膳,且拿着制香书又往书房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