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一百零七章造反【1 / 1】

麦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哼!他若是真的来请罪,朕也不想轻易饶过他!”

燕高瞻看完手里的奏折,气得牙痒痒,“你还去提醒他,他若是真的想投奔李家,便让他去!”

“宋立群留着还有用,比起陛下找我逼供出来的东西,他自己吐出来的东西更可靠些。”

沈淮序审过很多人,但他并不喜欢逼供,他更喜欢找到对方的弱点,再对其实施打击,最后再让他们自己吐出来。

“曹家估计也还不知道李家预备做什么,但是他们一调查宋立群就能知道,这些事情不用我们出手,都能解决。”

沈淮序不紧不慢地给自己倒了杯茶,看见杯中的茶之后愣了一瞬。

“咳咳!”燕高瞻有些尴尬地掩饰,“这是赵喜送过来的,我喝着味道不错,便也留下了,最近京中好像还挺流行的。”

“嗯,赵公公的眼光一向很准。”沈淮序端起来喝了一口,味道比他之前尝到的要甜一些,他不爱吃太甜的东西,想必是姜斓特意调过味道。

“这奶茶赵公公从何处得来的?”沈淮序趁着赵公公进来送糕点的空隙问了一嘴。

“这个奶茶啊!”赵公公仔细摆好糕点,笑着回答:“这是翠茗轩的茶饮,好多人都喝,老奴就想着也送来给陛下尝尝鲜。”

“翠茗轩?”沈淮序之前一直在查瓷娃娃的下落,经常不在京城,并不太清楚新开张的翠茗轩。

“这是三弟在京中的铺子,他也不知道从何处得了这么个新鲜的茶饮,味道不错也提神,只是有些口味不免太甜了些。”燕高瞻坐下给自己也倒了一杯。

“这个桃隐乌龙味道就不错,有茶香又有奶香,细品之下还有一股淡淡的果香。”

“这是靖王想出来的?”沈淮序有些诧异。

“应当不是三弟,他的性子一向懒散,不愿意去琢磨这些,但他手底下有不少人擅长,做出来的东西还不差。”

先帝子嗣凋零,皇子和公主本就不多,加上还有几个身体不好,早夭的,剩下安全成年长大的就只有燕高瞻和燕黎这两个皇子,还有一个已经远嫁和亲的公主。

虽然燕高瞻和燕黎并非一母同胞的兄弟,但是自小一起长大的情谊还在,相处也还算融洽和谐。

“原是这样。”沈淮序不知靖王从何处得来的奶茶方子,但大概率是那个小财迷卖出去的,只是不知价格是否让她满意。

“陛下,宋御史求见。”赵公公进来通传。

“陛下既然有人要见,臣就先告退了。”沈淮序起身离开。

“你去叫人进来吧。”燕高瞻也收起脸上的神色,重新坐回位置上等着人进来。

“沈大人。”宋立群在御书房门口同沈淮序碰上,心里藏着事的宋立群不欲多说,但沈淮序却一反常态地拉着宋立群寒暄了几句。

心里犯嘀咕的宋立群虽有不解,但还是好声好气回了几句。

“陛下,臣有罪。”宋立群直挺挺跪了下去,边磕头认罪边表忠心。

“你何罪之有啊?宋爱卿!”燕高瞻故作不知,看着伏在地上的宋立群。

“陛下,臣不该一时糊涂,犯下大错。”宋立群不敢抬头,他已经从燕高瞻的语气中听出了试探和杀意。

宋立群从袖口拿出一封奏折,双手递了出去,“陛下,这是李源杰让臣所做之事,臣事无巨细都记下来了。”

“赵喜,呈上来!”燕高瞻虽然瞧不上宋立群的做派,但是这件事情事关重大,他就暂且留下他。

“宋立群!你们胆子倒是不小啊!”燕高瞻即便是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是看见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心中的愤怒还是无法压制。

燕高瞻抬手将奏折扔在地上,指着宋立群的鼻子骂,“你们是想造反吗?”

“陛下,臣完全是被李家所利用,等臣察觉到时,为时已晚,已经上了李家的贼船。”宋立群按照宋老夫人所说,将事情的始末都说了出来。

“臣整理的这些名单都是被送过阿芙蓉的,其中大多都是对阿芙蓉效果不知情的。”

宋立群一开始也对阿芙蓉一无所知,直到他亲眼看见一个男子停止吸食阿芙蓉之后变得人不人鬼不鬼,他才明白这阿芙蓉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

“所有都在这里?”燕高瞻草草看了几眼,发现大部分都是武官子嗣和家眷,职位不高不低,但也绝对不是什么无名小卒。

“臣知晓的都在上面,但是还有一部分臣也不知道。”宋立群虽然参与其中,但确实没能被他们完全信任。

这次若不是宋老夫人要求,宋立群说不定也不会冒着被砍头的风险来坦白。

目前瞧着陛下的脸色,估计还没有那么糟。

“你既然不知道,那便继续给朕待着,好好打探清楚,也算你将功补过的机会!”燕高瞻合上奏折,盯着宋立群看。

但凡他流露出一丝犹豫,他的下场就只有一个——死!

“臣定不辱使命!”宋立群心底狠狠松了一口气,立马表忠心。

从御书房出来,宋立群只觉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手脚都有些发软。

“宋大人,这是怎么了?”赵公公人精似的,怎么会看不出来宋立群的虚脱,“要不要咱家让人送您回去?”

“不用,多谢赵公公。”宋立群连忙摆手拒绝。

若是让陛下知晓,恐怕又要惹得陛下不高兴。

姜鹤年将家中的事情处理妥当之后才准备启程去书院。

家里原本最重要的资产就是那十几亩良田,剩下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

姜父姜母在村子里的人缘不错,这次离开不免要同这些关系亲近的邻里说清楚,家中带不走的一些东西,自然也是半卖半送地给了出去。

去京城路途遥远,但幸好京城到铜辽府的官道修得好,赶路走上两个月也不算太辛苦。

姜父姜母自然不打算置办马车,去京城的车队不少,跟着镖局走安全也能省下些钱去京城用。

在京城要用钱的地方可不少,能省一点就省一点。

不过这些都不用姜鹤年操心,他得了山长的推荐要去京城的书院读书,这几日那夫子正好从京城来,他自然是要去亲自拜见的。